汶川地震触发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堆积反粒序特征及机制分析

被引:65
作者
王玉峰
程谦恭
朱圻
机构
[1] 西南交通大学地质工程系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边坡工程; 高速滑坡; 反粒序; 面积取样法; 筛分分析; 级配分析; 振动筛分; 动力破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22 [滑坡];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中国四川汶川地震触发了众多的典型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为论证这些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堆积的层序特征和形成机制,以谢家店子滑坡、牛圈沟滑坡和文家沟滑坡为研究对象,首先对高速远程滑坡运动路径上的竖向分带性进行详细的描述,并根据各带特征,将其划分与命名为气浪影响区、碎屑流跳跃抛洒区、碎屑流流动堆积区、滑动剪切带以及下伏的原沟谷堆积层。在对各竖向分带进行描述的基础上,以碎屑流流动堆积区为重点研究对象,运用面积取样–面积频率法和室内筛分法,对碎屑流流动堆积区不同粒径范围内的颗粒进行详细的粒组分析,并通过质量–频率法的转换,最终获取碎屑流流动堆积区竖向剖面中不同高度层位上碎屑颗粒的累计频率分布曲线,揭示碎屑流堆积体内部所特有的堆积规律——反粒序结构,该结构是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运动过程及其运动状态的重要反映,是高速滑坡远程运动机制分析所基于的重要地质证据。根据大量的现场调查和室内试验结果,得到以下结论:碎屑流运动路径上因滑面不规则起伏所激励的振动筛分作用和碎屑颗粒之间碰撞所产生的动力破碎作用以及二者的耦合过程应为反粒序形成的主要原因;并基于滑坡运动学与动力学的过程,对上述作用的能量来源和转化过程进行描述。
引用
收藏
页码:1089 / 1106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文家沟巨型岩质滑坡高速远程运移特征分析 [J].
陈光平 ;
赵其华 ;
黄河清 .
工程地质学报, 2011, 19 (03) :404-408
[2]   高速远程滑坡超前冲击气浪动力学机理 [J].
程谦恭 ;
王玉峰 ;
朱圻 ;
王宏丹 .
山地学报, 2011, 29 (01) :70-80
[3]   汶川地震引发高速远程滑坡运动机理数值模拟研究——以谢家店子滑坡为例 [J].
苏生瑞 ;
张永双 ;
李松 ;
郝莉莉 ;
王凯 ;
梅海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10, 32 (03) :277-287
[4]   2008汶川大地震极端滑坡事件初步研究 [J].
吴树仁 ;
王涛 ;
石玲 ;
孙萍 ;
石菊松 ;
李滨 ;
辛鹏 ;
汪华斌 .
工程地质学报, 2010, 18 (02) :145-159
[5]   汶川八级地震滑坡高速远程特征分析 [J].
殷跃平 .
工程地质学报, 2009, 17 (02) :153-166
[6]   龙门山地震带的地质背景与汶川地震的地表破裂 [J].
李勇 ;
黄润秋 ;
周荣军 ;
Alexander LDENSMORE ;
Michael AELLIS ;
闫亮 ;
董顺利 ;
Nicholas RICHARDSON ;
张毅 ;
何玉林 ;
陈浩 ;
乔宝成 ;
马博琳 .
工程地质学报, 2009, 17 (01) :3-18
[7]   5.12汶川大地震诱发大型崩滑灾害动力特征初探 [J].
许强 ;
黄润秋 .
工程地质学报, 2008, 16 (06) :721-729
[8]   高速远程崩滑动力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J].
程谦恭 ;
张倬元 ;
黄润秋 .
山地学报, 2007, (01) :72-84
[9]   西藏易贡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地质地貌与运动学特征 [J].
任金卫 ;
单新建 ;
沈军 ;
格桑 ;
扎桑 ;
邓桂英 ;
张军 ;
索仁 .
地质论评, 2001, (06) :642-647+4
[10]  
汶川地震大型滑坡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许强,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