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发河流域景观格局与土壤侵蚀的关系研究

被引:11
作者
张素梅
王宗明
闫百兴
张柏
宋开山
刘殿伟
李方
国志兴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景观指数; 土壤侵蚀; 修订通用土壤流失方程; 辉发河流域;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8.03.014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分析景观格局对流域土壤侵蚀的影响,本文应用基于GIS的修订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计算了吉林省中低山水蚀区辉发河流域的土壤侵蚀量。选择聚集度、Shannon多样性等6个景观指数,在RS、GIS和Fragstats软件平台下得到两个尺度的土地利用数据和二级土地利用类型的景观指数数据。以流域内29个子流域为样本,用SPSS软件计算侵蚀模数和景观指数的相关性。把29个子流域分为低强度侵蚀区和高强度侵蚀区,分别探讨景观格局对低、高强度侵蚀区土壤侵蚀的影响。结果表明:(1)辉发河流域的土壤侵蚀主要为微度侵蚀和轻度侵蚀,占流域总面积的90.27%。流域平均侵蚀模数为13.89 t/hm2·a.为轻度侵蚀,但远超过土壤容许流失量。(2)在各种植被类型区中,草地的侵蚀较为强烈,平均侵蚀模数为31.28 t/hm2·a,高出流域平均侵蚀模数125%,侵蚀贡献水平达到1.74.成为辉发河流域土壤侵蚀的风险区。(3)6个景观指数与侵蚀模数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除斑块密度外,均与土壤侵蚀模数高度相关。其中聚集度与侵蚀模数的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为—0.602,聚集度和侵蚀模数间有较强的非线性关系。(4)研究区低、高强度侵蚀区的景观格局对土壤侵蚀的影响不同,在低强度侵蚀区的影响更为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 小流域地貌部位和土地利用类型对侵蚀产沙影响的Cs法研究
    侯建才
    李占斌
    李勉
    王民
    [J]. 水土保持学报 , 2007, (02) : 36 - 39
  • [2] 东北黑土区试点工程坡面治理减沙效益分析
    陈光
    [J]. 东北水利水电, 2006, (12) : 56 - 59
  • [3] 东北黑土区小流域农业景观结构与土壤侵蚀的关系
    魏建兵
    肖笃宁
    李秀珍
    布仁仓
    张春山
    [J]. 生态学报, 2006, (08) : 2608 - 2615
  • [4] 137Cs示踪法在东北松嫩平原土壤侵蚀定量评价中的应用
    宋日
    胡克
    郭继勋
    吴春胜
    [J]. 中国草地, 2005, (03) : 11 - 14+20
  • [5] 土地利用变化对产流和产沙的影响分析
    郝芳华
    陈利群
    刘昌明
    戴东
    [J].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03) : 5 - 8
  • [6] 中国东北黑土区土壤侵蚀环境
    范昊明
    蔡强国
    王红闪
    [J].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02) : 66 - 70
  • [7] 异质景观中水土流失的空间变异与尺度变异
    邱扬
    傅伯杰
    [J]. 生态学报, 2004, (02) : 330 - 337
  • [8] 基于“源-汇”生态过程的景观格局识别方法——景观空间负荷对比指数
    陈利顶
    傅伯杰
    徐建英
    巩杰
    [J]. 生态学报, 2003, (11) : 2406 - 2413
  • [9] 利用日雨量计算降雨侵蚀力的方法研究
    章文波
    谢云
    刘宝元
    [J]. 地理科学, 2002, (06) : 705 - 711
  • [10] 景观指数分类、应用及构建研究
    陈文波
    肖笃宁
    李秀珍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1) : 121 -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