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行为类型化中的跨界行为 以联合抵制为视角

被引:33
作者
侯利阳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关键词
反垄断法; 行为类型化; 跨界行为; 联合抵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294 [商业经济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030107 ;
摘要
我国《反垄断法》设置了四个行为类型化的原则,即企业行为与政府行为两分、单方行为与多方行为有别、事先审查与事后审查分割、横向行为与纵向行为相离。这在降低执法难度的同时也带来自身所无法解决的问题:任何分类体系都不具有绝对性,而由此滋生的跨界行为又会引发适法错误。我国联合抵制第一案中所暴露的问题正是由此而起。本文经过比较法研究发现我国《反垄断法》中的联合抵制在来源上具有多重性的特点,其类型化原则取材于欧盟,但处理模式却又借鉴自美国。这种二元但却不一统的矛盾正是解决联合抵制分析困境的关键。为了调和这种矛盾,本文对联合抵制做出了进一步的类型化分析,进而对其子类别分别构建了分析框架。
引用
收藏
页码:1039 / 1056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我国行业协会价格垄断法律规制的反思与完善 [J].
曹珍 .
中国物价, 2015, (12) :24-26
[2]   违法性的中国语境 [J].
陈兴良 .
清华法学, 2015, 9 (04) :5-21
[3]   转售价格维持的反垄断法分析 [J].
许光耀 .
政法论丛, 2011, (04) :98-103
[5]   行政垄断问题的再思考 [J].
王晓晔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9, (04) :49-58+147
[6]   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的责任制度研究 [J].
鲁篱 .
中国法学, 2009, (02) :81-91
[7]   中国地区性行政垄断程度的测度研究 [J].
于良春 ;
余东华 .
经济研究, 2009, 44 (02) :119-131
[9]   异议登记的制度建构——法律移植的微观分析 [J].
常鹏翱 .
中国法学, 2006, (06) :44-55
[10]   美国反垄断法“本身违法”与“合理法则”适用范围探讨 [J].
郑鹏程 .
河北法学, 2005, (10) :12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