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演化、源-汇过程与盆地分析

被引:173
作者
林畅松 [1 ]
夏庆龙 [2 ]
施和生 [3 ]
周心怀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
[2] 中国海洋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3] 中国海洋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盆地地貌; 隆坳格局; 构造古地貌; 陆-洋源-汇系统; 陆-湖盆源汇系统; 地震-沉积地貌;
D O I
10.13745/j.esf.2015.01.002
中图分类号
P512.2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P931 [地貌学(地形学)];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0705 ; 070501 ;
摘要
地球表面的地貌演化和源-汇系统的研究是当前地球科学领域颇为关注的重要课题。围绕这些课题的研究促进了多学科的广泛交叉和合作,对沉积盆地的深入研究和发展趋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盆地整体地貌的演化是盆地地球动力学背景演化的直接响应。盆地内的隆-坳格局、古隆起-古斜坡地貌、同沉积构造活动形成的构造古地貌等,是盆地古地貌研究的重要内容。从陆到洋的源-汇系统由物源区、冲积-滨海平原、浅海陆架、大陆斜坡及深海等多个区域性的地貌带所组成。物源的性质与母岩组成、构造及气候作用密切相关,揭示塑造山地地貌和产生物源的构造作用和气候变量是一项长期探索的课题。陆架斜坡至深海区是从陆到洋的源-汇系统的最终沉积区,其研究长期受到高度关注。大型内陆湖盆存在的源-汇系统,包括物源区、冲积平原、滨-浅湖、最后为深湖的多级地貌单元。构造活动的内陆碎屑湖盆中以近且多方向物源、构造差异活动明显、汇水盆地小、沉积物类型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等为特征。依据物源区、沟谷(水道)及沉积体系类型划分的源-汇体系类型的研究,包括盆内古隆起形成的局部的源-汇过程,对盆地的沉积充填过程和沉积分布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高分辨率三维地震数据的地震地貌或地震沉积学分析,为地下沉积体系的沉积地貌和沉积过程的研究提供了最重要的手段。
引用
收藏
页码:9 / 2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辽西凹陷沙河街组低凸起带物源分析 [J].
芦刚 ;
林畅松 ;
刘景彦 ;
杜晓峰 ;
常艳艳 ;
宋章强 ;
曹胜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41 (02) :171-176
[2]   珠江口盆地13.8Ma陆架边缘三角洲与陆坡深水扇的“源汇”关系 [J].
祝彦贺 ;
朱伟林 ;
徐强 ;
吴景富 .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42 (12) :3827-3834
[3]   塔里木盆地古生代重要演化阶段的古构造格局与古地理演化 [J].
林畅松 ;
李思田 ;
刘景彦 ;
钱一雄 ;
罗宏 ;
陈建强 ;
彭莉 ;
芮志峰 .
岩石学报, 2011, 27 (01) :210-218
[4]   准噶尔盆地车-莫古隆起形成演化及对沉积相的控制作用 [J].
纪友亮 ;
周勇 ;
况军 ;
万璐 ;
张锐 ;
卢春红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0, 40 (10) :1342-1355
[5]   深海沉积与地球系统 [J].
汪品先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9, 29 (04) :1-11
[6]  
Paleostructural geomorphology of the Paleozoic central uplift belt and its constraint on the development of depositional facies in the Tarim Basin[J]. LIN ChangSong1,YANG HaiJun2,LIU JingYan1,PENG Li,CAI ZhenZhong2,YANG XiaoFa1 & YANG YongHeng1 1 School of Energy Resources,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 100083,China;2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Institute,Sino-Petroleum and Chemistry Cooperation,Beijing 100083,China.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 2009(06)
[7]   塔里木早古生代原盆地古隆起地貌和古地理格局与地层圈闭发育分布 [J].
林畅松 ;
杨海军 ;
刘景彦 ;
蔡振中 ;
彭莉 ;
阳孝法 ;
杨永恒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8, (02) :189-197
[8]   沉积盆地的构造地层分析——以中国构造活动盆地研究为例 [J].
林畅松 .
现代地质, 2006, (02) :185-194
[9]   构造活动盆地的层序地层与构造地层分析——以中国中、新生代构造活动湖盆分析为例 [J].
林畅松 ;
刘景彦 ;
张英志 ;
胡博 .
地学前缘, 2005, (04) :365-374
[10]   美国《洋陆边缘科学计划2004》述评 [J].
高抒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5, (01) :119-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