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9 条
准噶尔盆地车-莫古隆起形成演化及对沉积相的控制作用
被引:54
作者:
纪友亮
[1
,2
]
周勇
[1
,2
]
况军
[3
]
万璐
[4
]
张锐
[1
,2
]
卢春红
[1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北京)
[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油田分公司
[4] 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车-莫古隆起;
形成演化;
沉积体系;
准噶尔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车-莫古隆起为燕山期形成的横跨准噶尔盆地的大型古隆起,经历了4个演化阶段:初始形成阶段(J1)、强烈发育阶段(J2+3)、隐伏埋藏阶段(K-E)和掀斜消亡阶段(N-Q).其中侏罗纪是其活动最强烈、最重要的时期,车-莫古隆起在早侏罗世发生低幅隆升,在中侏罗世、晚侏罗世则强烈隆升.随着车-莫古隆起的逐步演化,盆地的沉积格局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车-莫古隆起成为控制南、北沉积体系的分水岭,对沉积体系的分布和演化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早侏罗世,车-莫古隆起发生低幅隆升,对沉积体系产生的影响较小,来自于盆地西北缘的物源还可以到达盆地腹部及南缘地区;中侏罗世、晚侏罗世,由于受到了车-莫古隆起的阻隔,盆地西北缘的物源只分散于隆起以北地区,中侏罗统、上侏罗统遭受了严重的剥蚀,导致盆地腹部地区由原来的沉积或沉降中心演变为一物源区,为两侧提供充足的物源;白垩纪,全区发生剧烈沉降,车-莫古隆起进入稳定埋藏阶段,早白垩世以河流相沉积为主,晚白垩世以浅湖、三角洲沉积为主.古隆起的持续发育导致地层大范围遭受剥蚀,除为腹部地区提供了充足的物源条件外,还有利于岩性圈闭和地层圈闭发育.
引用
收藏
页码:1342 / 1355
页数:1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