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的理论构建——定义、特征、功能、计量

被引:5
作者
卢阳
陈英
陈亮之
机构
[1] 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土地经济; 理论构建; 经济理论推导; 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17.138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为了正本清源,明晰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的内涵,文中运用文献研究方法和经济理论推导的方法,构建了农民的土地财产性收入的理论体系,明确了农村土地财产性收入的概念、特征、构成要素及计量方法。研究结果表示:1)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是农民对其拥有的土地产权发生在让渡过程中获取的非生产性收入。2)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具有依赖性、多样性、计量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3)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的功能定位为巩固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重要方式,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体现,促进现代农业转型的重要途径,缩小城乡贫富差距的重要措施。4)土地产权让渡条件不同,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构成要素不同。在要素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的计量方法。对于指导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政策制订和具体操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2 条
[41]   农民财产性收入与城乡差距 [J].
高志仁 .
经济科学, 2008, (04) :124-128
[42]   农地制度:所有权问题还是委托-代理问题? [J].
陈剑波 .
经济研究, 2006, (07) :8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