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预处理生活污水的潜流人工湿地中试除氮性能

被引:7
作者
左丽丽
丁爱中
郑蕾
孙宗健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氮; 分布;
D O I
10.13198/j.res.2009.09.73.zuoll.013
中图分类号
X703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研究人工湿地除氮机制,构建并考察了中试潜流人工湿地对不同形态氮的去除效果,并通过分析出水各种形态氮的分布和湿地系统内部不同形态氮的二维分布特征研究了人工湿地的除氮机制.结果表明,进水ρ(TN)为30115 mg/L,ρ(NH4+-N)为2560 mg/L,ρ(CODCr)为90190 mg/L,水力停留时间为4 d条件下,氮素被有效去除,TN去除率为32%70%,NH4+-N去除率为33%73%;试验系统脱氮的主要方式为硝化/反硝化作用;湿地上部主要进行硝化反应,中下部主要进行反硝化反应;湿地下半部对NH4+-N去除贡献有限,硝化作用受限;欲提高系统除氮效率,需提高溶解氧水平并改善有机氮矿化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1063 / 106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净化湖水的垂直流人工湿地的脱氮研究 [J].
杨立君 ;
余波平 ;
王永秀 ;
彭立新 .
环境科学研究, 2008, (03) :131-134
[2]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染物去除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PCR-DGGE分析 [J].
黄德锋 ;
李田 ;
陆斌 .
环境科学研究, 2007, (06) :137-141
[3]   下行流人工湿地去除生活污水中氮磷的研究 [J].
赵素芬 ;
谢胜军 .
江苏环境科技, 2007, (04) :8-10
[4]   水生植物对农田排水沟渠中氮、磷的截留效应 [J].
徐红灯 ;
席北斗 ;
王京刚 ;
蔡洋 .
环境科学研究, 2007, (02) :84-88
[5]   人工湿地的氮去除机理 [J].
卢少勇 ;
金相灿 ;
余刚 .
生态学报, 2006, (08) :2670-2677
[6]   人工湿地氮转化与氧关系研究 [J].
何连生 ;
刘鸿亮 ;
席北斗 ;
朱迎波 ;
魏自民 ;
霍守亮 .
环境科学, 2006, (06) :1083-1087
[7]   潜流-上行垂直流复合人工湿地对氮磷去除效果 [J].
帖靖玺 ;
郑正 ;
钟云 ;
罗兴章 ;
王勇 ;
孔刚 ;
于鑫 .
生态学杂志, 2006, (03) :265-269
[8]   湿地氮素传输过程研究进展 [J].
白军红 ;
欧阳华 ;
邓伟 ;
王庆改 .
生态学报, 2005, (02) :326-333
[9]   国外人工湿地技术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J].
陈长太 ;
王雪 ;
祁继英 .
中国给水排水, 2003, (12) :105-106
[10]   中国非点源污染的现状、问题与解决对策 [J].
李贵宝 ;
周怀东 ;
尹澄清 .
中国水土保持, 2002, (07) :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