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7 条
施氮对不同超高产夏玉米品种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英文)
被引:13
作者:

王宜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河南省粮食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刘天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河南省粮食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谭金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河南省粮食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河南省粮食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3]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超高产;
夏玉米;
品种;
氮肥;
产量;
氮素积累;
氮效率;
D O I:
10.16175/j.cnki.1009-4229.2012.02.038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研究施氮对不同超高产夏玉米品种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为因品种科学施用氮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郑单958和浚单202个超高产夏玉米品种产量、氮素吸收积累与氮肥效率的影响,明确2个品种施氮效应差异。[结果]施氮对2个夏玉米品种增产显著,郑单958在低氮时产量和收益最高,分别为12051.18kg/hm2和1722.40元/hm2,而浚单20在高氮时产量和收益最佳,分别为13166.00kg/hm2和1343.92元/hm2;在0、240和450kg/hm23个氮水平下浚单20比郑单958分别增产9.90%、5.20%和12.00%。施氮条件下,浚单20蛋白质产量显著高于郑单958,高施氮量有利于浚单20获得较高的蛋白质产量。高氮水平下浚单20的氮素利用效率、氮肥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显著高于郑单958。[结论]生产中郑单958适宜施用较低的氮肥用量,而浚单20适当增加氮肥用量可获得较好收益。该结果为科学施用氮肥提供了参考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339 / 342+374
+37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 [1] 施氮量对超高产夏玉米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 17 (04) : 852 - 860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张吉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杨今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刘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董树亭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李登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2] 氮肥后移对超高产夏玉米产量及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1, 37 (02) : 339 - 347王宜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部玉米区域技术创新中心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部玉米区域技术创新中心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谭金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部玉米区域技术创新中心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刘天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部玉米区域技术创新中心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部玉米区域技术创新中心
- [3] 施氮对不同基因型夏玉米生理特性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0, 28 (06) : 81 - 86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李生秀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 [4] 超高产夏玉米养分限制因子及养分吸收积累规律研究[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 16 (03) : 559 - 566王宜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农业部玉米区域技术创新中心 河南农业大学/农业部玉米区域技术创新中心李潮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农业部玉米区域技术创新中心 河南农业大学/农业部玉米区域技术创新中心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金继运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河南农业大学/农业部玉米区域技术创新中心韩燕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农业部玉米区域技术创新中心 河南农业大学/农业部玉米区域技术创新中心张许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农业部玉米区域技术创新中心 河南农业大学/农业部玉米区域技术创新中心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5] 施氮对不同基因型夏玉米干物质累积转移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 15 (04) : 786 - 792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李生秀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 [6] 中国主要粮食作物肥料利用率现状与提高途径[J]. 土壤学报, 2008, (05) : 915 - 924张福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农业部植物营养与养分循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农业部植物营养与养分循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王激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农业部植物营养与养分循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农业部植物营养与养分循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张卫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农业部植物营养与养分循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农业部植物营养与养分循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崔振岭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农业部植物营养与养分循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农业部植物营养与养分循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陈新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农业部植物营养与养分循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农业部植物营养与养分循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荣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农业部植物营养与养分循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农业部植物营养与养分循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 [7] 当前玉米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 中国农业信息, 2008, (06) : 37 - 38李少昆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8] 提高肥料利用率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学 , 2008, (02) : 450 - 459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金继运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梁鸣早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 [9] 玉米氮高效品种的生物学特征[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7, (01) : 155 - 159米国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植物营养系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陈范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植物营养系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春亮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植物营养系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郭亚芬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植物营养系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田秋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植物营养系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张福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植物营养系教育部植物-土壤相互作用重点实验室
- [10] 夏玉米氮效率基因型差异研究[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6, (04) : 495 - 499+522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李生秀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王朝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