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中金和锑共生分异现象及其热力学分析

被引:13
作者
朱赖民
胡瑞忠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贵阳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
[2]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
基金
国家攀登计划;
关键词
微细浸染型金矿床; 元素共生分异; 热力学; 黔西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51 [金];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黔西南微细浸染型金矿区内独立矿床空间分布 ,同一矿床中元素在水平及垂直方向富集关系 ,成矿元素矿化富集阶段性 ,元素的相关及因子分析的综合研究 ,进一步证实了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中金与砷、锑、汞存在既共生又分异的双重地球化学特征 .金、锑矿物的溶解度及络合物分配热力学计算表明 ,金在热液中主要以Au(HS) -2 迁移 ,而锑则主要以Sb(OH) 03 为主 ,锑在成矿晚阶段低温酸性环境中HSb2 S-4 作用有所加强 .物理化学条件变化是导致金、锑共生分异的重要因素之一 .共存于同一成矿热液中的金、锑由于其络合物类型、溶解度相异 ,及其对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作出的响应不同 ,使其沉淀在时间、空间和沉淀物种上有所差异 .
引用
收藏
页码:481 / 48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紫木凼含砷微细浸染型金矿床金砷成矿过程初步研究 [J].
朱赖民 ;
胡瑞忠 .
矿物学报, 1999, (01) :83-89
[2]   黔西南地区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矿物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 [J].
朱赖民 ;
何明友 .
火山地质与矿产, 1996, (Z1) :65-76
[3]   黔西南、桂北地区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砷、锑、汞、铊元素及矿物组合特征 [J].
钱汉东,陈武,胡勇 .
高校地质学报, 1995, (02) :45-52
[4]   滇黔桂地区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的矿床地球化学类型 [J].
谭运金 .
矿床地质, 1994, (04) :308-321
[5]   黔西南地区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矿床的层控地球化学 [J].
张景荣 ;
朱恺军 ;
陆建军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3, (02) :283-292
[6]   汞矿带中金矿成矿条件及赋存规律 [J].
何立贤 .
贵州地质, 1990, (03) :187-195
[7]   碳酸盐建造中汞矿床形成过程中汞的存在形式及重金属分异的热力学分析 [J].
陈履安 .
贵州地质, 1989, (02) :175-186
[8]   卡林型金矿床中金和硫化物的热液搬运和沉积的地球化学 [J].
J.J.Rytuba ;
姚仲友 ;
项才 .
地质地球化学, 1988, (10) :1-8
[9]  
ControlsofmineralparagenesesinthesystemFe Sb S O .2 Williams JonesAE,NormandC. EconomicGeology .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