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储层的微观特征对其宏观性质的影响规律——以榆树林油田扶杨油层为例

被引:6
作者
綦惠丽 [1 ]
李玉春 [2 ]
张雁 [3 ]
机构
[1]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二采油厂
[2]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天然气分公司
[3] 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低渗透; 孔隙结构; 微裂缝; 特征结构参数; 榆树林油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岩心物性分析、压汞曲线和镜下分析等资料,研究榆树林油田东16区块扶杨油层的宏、微观特征及二者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扶杨油层岩性为岩屑长石砂岩,普遍具有碎裂特征,主要孔隙成因类型包括微裂缝、粒间孔、粒内孔和晶间孔,微裂缝对孔隙度的贡献不大,但对渗透率的影响不容忽视.孔隙度主要受孔喉发育程度影响,孔喉半径越大,孔隙度越高.渗透率受反映连通程度的特征结构参数影响较大,二者呈正相关关系,且孔隙度越大,特征结构系数对渗透率的影响越大.退汞效率受特征结构参数影响较大,储层为中孔时,退汞效率随特征结构参数的增大而增大;储层为低孔或特低孔时,退汞效率随特征结构参数的增大而减小.该研究结果对改造低渗储层、提高采收率具有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6+5 +5-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1]  
低渗透油藏渗流机理研究及应用.[M].徐运亭[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
[12]  
低渗透砂岩油田开发.[M].李道品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13]  
松辽盆地陆相砂岩储集层性质与成岩作用.[M].邢顺澀;姜洪启著;.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14]  
油气储集层的孔隙结构.[M].罗蛰潭;王允诚编著;.科学出版社.1986,
[15]  
中国北方典型(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裂缝研究.[D].张莉.西北大学.2001, 01
[16]   裂缝型储层裂缝发育程度分形描述方法 [J].
尹燕义 ;
柳成志 ;
陈洪波 ;
李维民 ;
杨纯东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1998, (01) :3-5
[17]   低渗透油田开发的特殊规律──低渗透油田开发系列论文之一 [J].
李道品 ;
罗迪强 .
断块油气田, 1994, (04) :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