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潍断裂带走滑构造特征、演化及动力学机制

被引:16
作者
周斌 [1 ]
邓志辉 [1 ]
晁洪太 [2 ]
许华明 [1 ]
杨竹转 [1 ]
肖兰喜 [2 ]
王志才 [1 ]
张永祥 [3 ]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 山东省地震局
[3] 山东省东营市地震局
关键词
营潍断裂带; 渤海; 走滑构造; 构造演化; 动力学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营潍断裂带位于渤海湾,是郯庐大断裂的北延段。由于受早期NW向断裂分割构造块的影响,营潍断裂带可分为走向和构造特征有显著差异的北、中、南三段,其走滑构造特征表现的非常明显,形成了一些特征性的伴生构造。断裂带的深部结构呈现出典型的平移断层性质,已切穿莫霍面乃至岩石圈,成为地幔热物质上涌或基性物质上涌的通道。通过综合分析区域板块构造演化、沉积盆地发育和岩浆活动特征,将营潍断裂发育演化历史归结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J3-K1)左行平移期、晚白垩世-始新世(K2-E2)伸展拉张期和渐新世以来(E3-Q)右行平移期三个阶段,并就其动力学机制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2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渤海湾盆地及其邻域地区地壳与上地幔层析成像 [J].
张岭 ;
刘劲松 ;
郝天珧 ;
刘建华 ;
胥颐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11) :1444-1455
[2]   郯庐断裂对渤海海域东部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J].
龚再升 ;
蔡东升 ;
张功成 .
石油学报, 2007, (04) :1-10
[3]   郯庐断裂带渤海段的深部构造与动力学意义 [J].
宋国奇 .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6) :663-667
[4]   构造活动对莱州湾凹陷油气成藏的影响 [J].
孙景耀 ;
刘松 ;
王世民 ;
郭铁恩 ;
郭永华 ;
隋桂梅 .
中国海上油气, 2006, (05) :299-303
[5]   莱州湾海域郯庐断裂带活断层探测 [J].
王志才 ;
邓起东 ;
杜宪宋 ;
晁洪太 ;
吴子泉 ;
肖兰喜 ;
孙昭民 ;
闵伟 ;
凌宏 ;
杨希海 ;
李长川 .
地震学报, 2006, (05) :493-503+560
[6]   渤海中部郯庐断裂带的近期活动与渤海新近纪新生断裂 [J].
高祥林 .
地质科学, 2006, (02) :355-364
[7]   郯庐断裂带的同造山运动 [J].
朱光 ;
王勇生 ;
牛漫兰 ;
刘国生 ;
谢成龙 .
地学前缘, 2004, (03) :169-182
[8]   郯庐断裂带的平移运动与成因 [J].
朱光 ;
刘国生 ;
牛漫兰 ;
宋传中 ;
王道轩 .
地质通报, 2003, (03) :200-207
[9]   郯庐断裂带的伸展活动及其动力学背景附视频 [J].
朱光 ;
王道轩 ;
刘国生 ;
宋传中 ;
徐嘉炜 ;
牛漫兰 .
地质科学, 2001, (03) :269-278
[10]   郯庐断裂在渤中凹陷的构造特征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J].
葛建党 .
海洋石油, 2001, (01) :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