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湾海域郯庐断裂带活断层探测

被引:43
作者
王志才 [1 ]
邓起东 [2 ]
杜宪宋 [1 ]
晁洪太 [1 ]
吴子泉 [1 ]
肖兰喜 [1 ]
孙昭民 [1 ]
闵伟 [2 ]
凌宏 [2 ]
杨希海 [1 ]
李长川 [1 ]
机构
[1] 山东省地震局
[2]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海域活断层探测; 郯庐断裂带; 莱州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浅地层剖面仪对郯庐断裂带莱州湾段进行了活断层探测,发现郯庐断裂带主干断裂在第四纪晚期以来具有明显的活动,继承了晚第三纪以来的主要构造活动特点,仍是这一区域的主导性构造.西支KL3断裂由多条高角度正断裂组成,最新活动时代为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受到一系列错断晚更新世晚期沉积的北东或近东西向断裂的切割;东支龙口断裂由两段右阶斜列的次级断层组成,沿断裂带不但有明显的晚第四纪断错活动,而且还发育北北东向晚第四纪生长褶皱,表现出明显的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活动特征.在山东陆地区也发现了与龙口断裂相对应的安丘—莒县断裂,安丘段由一系列右阶斜列的次级断层组成.从安丘向北至莱州湾凹陷,郯庐断裂带东支活断层构成了一条右旋单剪变形带,每一个次级活断层段相当于带内理论上次级压剪面,在第四纪晚期以来仍以右旋走滑活动为主要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493 / 503+560 +56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41 条
[1]   郯庐断裂带古新世—早始新世左旋走滑活动的反射地震证据 [J].
韩文功 ;
季建清 ;
王金铎 ;
于建国 ;
张新钰 ;
余绍立 .
自然科学进展, 2005, (11) :1383-1388
[2]   沂沭断裂带安丘-莒县断裂安丘—朱里段几何结构与活动特征 [J].
王志才 ;
贾荣光 ;
孙昭民 ;
石荣会 ;
晁洪太 .
地震地质, 2005, (02) :212-220
[3]   莱州湾南岸滨海平原晚更新世以来古环境演变的孢粉记录 [J].
刘恩峰 ;
张祖陆 ;
沈吉 .
古地理学报, 2004, (01) :78-84
[4]   华北地区活动地块与强震活动 [J].
韩竹军 ;
徐杰 ;
冉勇康 ;
陈立春 ;
杨晓平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03, (S1) :108-118
[5]   中国大陆的强震活动与活动地块 [J].
张培震 ;
邓起东 ;
张国民 ;
马瑾 ;
甘卫军 ;
闵伟 ;
毛凤英 ;
王琪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03, (S1) :12-20
[6]   城市活动断裂探测的方法和技术 [J].
邓起东 ;
徐锡伟 ;
张先康 ;
王广才 .
地学前缘, 2003, (01) :93-104
[7]   黄河三角洲地区浅层沉积序列及构造沉降特征 [J].
陈清华 ;
刘池阳 ;
鹿洪友 ;
王冠民 ;
李广雪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2, (04) :386-389
[8]   海域活动断裂探测和古地震研究 [J].
邓起东 ;
晁洪太 ;
闵伟 ;
钟以章 .
中国地震, 2002, (03) :91-95
[9]   中更新世以来长江口至冲绳海槽高分辨率地震地层学研究 [J].
吴自银 ;
金翔龙 ;
李家彪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2, (02) :9-20
[10]   渤海莱州湾走滑拉分凹陷的构造研究及其石油勘探意义 [J].
蔡东升 ;
罗毓晖 ;
姚长华 .
石油学报, 2001, (02) :19-25+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