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管理体制的特点是城市和农村相分隔的二元式管理。前期为完成工业化,国家建立起以计划经济、统购统销、集体制、二元户籍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后期则在城市化进程下,建立起以准市场经济、承包制与村社制、低价征地为主要内容的管理体制。城乡分治的二元式管理对加速工业化和快速城市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在很大程度上维持了工占农利和城占乡利之模式。本文对该模式之由来、发展路径和变迁趋势进行了剖析并与苏联农村管理体制对比发现,中国的二元社会管理体制不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市场经济下其变迁方向亦另有独自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