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尺度干旱指数在江淮流域的适应性研究

被引:12
作者
蔡晓军 [1 ]
茅海祥 [2 ]
王文 [1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关键词
江淮流域; 干旱指数; 比对分析; 适应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16 [降水引起的灾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1960-2010年江淮流域34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的逐日降水、日平均气温、相对湿度等实测资料,分别计算了江淮流域的Z指数、降水距平百分率、相对湿润指数、标准化降水指数以及CI指数,经与江淮流域干旱记录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月尺度的Z指数在5种干旱指数中应用效果最好,符合率达70%以上;在时间域上,月尺度的Z指数仅在春季吻合率稍差,其余月份均在70%以上;月尺度的SPI指数在冬季吻合率较差,其余月份同Z指数总体相当;MI指数效果最差;日尺度的CI指数应用效果存在时空差异,在河南最好,在山东最差,夏季效果最好,春季、冬季最差.
引用
收藏
页码:978 / 98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 [1] 1960—2011年长江流域潜在蒸发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郝振纯
    杨荣榕
    陈新美
    陈玺
    梁之豪
    达娃顿珠
    [J]. 冰川冻土, 2013, 35 (02) : 408 - 419
  • [2] 青海夏季干旱特征及其预测模型研究
    戴升
    李林
    刘彩红
    时兴合
    杨延华
    [J]. 冰川冻土, 2012, (06) : 1433 - 1440
  • [3] 基于CI指数的甘肃省黄土高原地区气象干旱的变化趋势分析
    张调风
    张勃
    刘秀丽
    李小亚
    赵一飞
    靳生理
    [J]. 冰川冻土, 2012, 34 (05) : 1076 - 1083
  • [4] 干旱气候因子与森林火灾
    徐明超
    马文婷
    [J]. 冰川冻土, 2012, 34 (03) : 603 - 608
  • [5] 五种干旱指标在安徽省应用研究
    谢五三
    田红
    [J]. 气象, 2011, 37 (04) : 503 - 507
  • [6] 3种旱涝指标在郑州市干旱分析中的对比研究
    张成才
    周勇
    [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9 (04) : 2005 - 2006+2024
  • [7] 三种干旱指数在渭北旱塬应用的对比分析
    刘招
    吴新
    乔长录
    [J]. 人民黄河, 2010, 32 (07) : 71 - 72+75
  • [8] 干旱指标研究与进展
    王英
    迟道才
    [J]. 科技创新导报, 2009, (35) : 72+74 - 72
  • [9] 三种气象干旱指标的应用比较研究
    韩海涛
    胡文超
    陈学君
    王乃昂
    李钢
    [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9, (01) : 237 - 241+247
  • [10] 干旱指标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王劲松
    郭江勇
    周跃武
    杨兰芳
    [J]. 干旱区地理, 2007, (01) : 60 -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