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东攀剖面二叠系顶部粘土矿物特征及古气候意义

被引:12
作者
冯启 [1 ]
冯庆来 [2 ]
于吉顺 [2 ]
雷新荣 [3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演化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材化学院
关键词
粘土矿物; 古气候; 伊利石结晶度; 伊利石化学指数; 二叠系顶部; 广西;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7.03.006
中图分类号
P534.46 [二叠纪(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广西东攀剖面二叠系顶部20个样品中的粘土矿物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伊利石结晶度值显示这些样品形成于中晚成岩带的地质环境;伊利石、蒙脱石纵向分布规律和伊利石结晶度与伊利石含量的关系表明伊利石除陆源碎屑来源外,可能有部分为蒙脱石伊利石化而成;伊利石结晶度变化曲线和伊蒙混层类型的变化规律表明,本区粘土矿物组合与含量的变化除受到后期成岩作用的影响外,还明显地受沉积因素的控制;伊利石结晶度、伊利石化学指数、高岭石和伊利石的含量、伊蒙混层类型显示东攀剖面以9、10层界线上方5cm为界,古气候由干冷变为湿暖;水介质由偏碱性向酸性转变。
引用
收藏
页码:365 / 37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桂西南柳桥地区深水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剖面附视频 [J].
蒙有言 ;
冯庆来 ;
何卫红 ;
顾松竹 ;
金雨溪 ;
张凡 .
地层学杂志, 2005, (04) :323-332
[2]   广西柳桥地区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黏土矿物及古气候特征 [J].
蒙有言 ;
冯庆来 ;
何卫红 ;
顾松竹 ;
金雨溪 ;
张凡 .
地质科技情报, 2005, (04) :25-30
[3]   松潘—阿坝地区三叠系成岩演化实验研究 [J].
杨琦 ;
刘伟新 .
石油实验地质, 2005, (05) :114-118
[4]   北冰洋西部表层沉积物粘土矿物分布及环境指示意义 [J].
陈志华 ;
石学法 ;
韩贻兵 ;
辛春英 ;
杨作升 .
海洋科学进展, 2004, (04) :446-454
[5]   南海南部晚第四纪东亚季风演化的粘土矿物记录 [J].
刘志飞 ;
C.Colin ;
A.Trentesaux ;
D.Blamart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03) :272-279
[6]   粘土矿物对古气候指示作用浅析 [J].
陈涛 ;
王欢 ;
张祖青 ;
王河锦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3, (04) :416-420
[7]   广西右江盆地利周-河口剖面极低级变质带的伊利石结晶度与粘土矿物光谱标志对比研究 [J].
燕守勋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5) :459-469
[8]   粘土矿物在黄河源区古气候研究中的应用 [J].
程捷 ;
唐德翔 ;
张绪教 ;
田明中 ;
李艳 .
现代地质, 2003, (01) :47-51
[9]   粘土矿物的环境意义 [J].
汤艳杰 ;
贾建业 ;
谢先德 .
地学前缘, 2002, (02) :337-344
[10]   海洋沉积物中粘土矿物组合特征的古环境意义 [J].
蓝先洪 .
海洋地质动态, 2001, (01)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