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传播、风险传播与健康传播的理论溯源及其对中国传播学研究的启示

被引:51
作者
贾鹤鹏 [1 ]
苗伟山 [2 ]
机构
[1] 康奈尔大学传播学系
[2] 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关键词
科学传播; 风险传播; 健康传播; 公众参与; 说服理论;
D O I
10.13495/j.cnki.cjjc.2017.02.004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本文分析和比较了科学传播、风险传播与健康传播这三个领域在西方学术界的理论脉络、主要范式、最新进展及社会现实和学术研究之间的互动,并简要回顾了其在中国的发展情况。研究发现,尽管这三个领域彼此相关并在研究议题上有相当的重叠,但它们都有自己特定的理论传统和学术路径。了解这些异同对于我国传播学界吸收、消化和依据国情发展相关理论与实务都非常重要。最后,本文探讨了我国传播学研究在这些领域亟待开展的议题和可能的理论突破。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89
页数:24
相关论文
共 46 条
[1]   当代中国的科学传播 [J].
吴国盛 .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6, 38 (02) :1-6
[2]   青年学生的核电认知、态度及核电科普偏好——基于广州大学城的调查 [J].
邓理峰 ;
涂胜彬 .
科普研究, 2016, 11 (01) :69-74+81+99
[3]   健康传播研究的理论关照、模型构建与创新要素 [J].
闫婧 ;
李喜根 .
国际新闻界, 2015, 37 (11) :6-20
[4]   风险传播中知识、信任与价值的互动——以转基因争议为例 [J].
贾鹤鹏 ;
范敬群 ;
闫隽 .
当代传播, 2015, (03) :99-101
[5]   新闻传播研究的国际发表与中国问题——基于SSCI数据库的研究 [J].
贾鹤鹏 ;
张志安 .
新闻大学, 2015, (03) :10-16
[6]   中国式风险传播:语境、脉络与问题 [J].
曾繁旭 ;
戴佳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 36 (04) :185-189
[7]   谁是公众,如何参与,何为共识?——反思公众参与科学模型及其面临的挑战 [J].
贾鹤鹏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4, 30 (11) :54-59
[8]   健康传播发展的三个理论维度 [J].
吴迪 .
当代传播, 2014, (04) :48-50
[9]   公众的“核邻避情结”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张乐 ;
童星 .
社会科学研究, 2014, (01) :105-111
[10]   人际传播对风险感知的影响:以转基因食品为个案 [J].
崔波 ;
马志浩 .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3, (09) :5-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