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壮年意外伤害的种类和原因

被引:3
作者
鲍向红
尚磊
徐勇勇
机构
[1] 第四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系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2] 第四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系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陕西西安
关键词
意外伤害; 青壮年; 住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95 [卫生调查与统计];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了解青壮年意外伤害的发生情况,为伤害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某医院因意外伤害急诊住院的2960例2050岁患者就诊记录进行分析,采用ICD-9对伤害类型及原因进行分类,分析不同性别的损伤类别及原因构成。结果2960例意外伤害住院患者中,骨折991例(33.5%),烧伤、烫伤609例(20.6%),内脏损伤536例(18.1%),开放性伤害291例(9.8%),男女比例为2.2∶1,男性前4位伤害为骨折(34.3%)、内脏伤害(18.8%)、烧烫伤(18.7%)和开放性伤害(10.8%),女性为骨折(31.6%)、烧烫伤(24.7%)、内脏伤害(16.5%)和开放性伤害(7.7%);因跌落、交通运输、火灾/爆炸致伤者分别占29.9%、24.2%和22.1%,其中前3位原因男性依次为跌落(31.2%)、交通运输(25.9%)、火灾/爆炸(17.7%);女性依次为火灾/爆炸(29.0%)、跌落(27.9%)、交通运输(21.6%)。结论伤害类型主要是骨折,烧伤、烫伤,内脏损伤和开放性伤害,原因主要是跌落、交通运输和火灾/爆炸,不同性别意外伤害的类型和原因基本相同,只是顺序有别。
引用
收藏
页码:419 / 42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我国伤害流行及研究现状 [J].
张庆军 ;
张岚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05, (05) :7-10
[2]   2001年中国国民主要死亡原因分析 [J].
杨俊峰 ;
冯子健 ;
不详 .
中国卫生统计 , 2003, (04) :50-52
[3]   试论社区伤害干预研究的必要性 [J].
李丽萍 ;
彭炜 .
中国全科医学, 2002, (04) :288-289
[4]   我国道路伤害与交通环境因素关系的流行病学分析 [J].
池桂波 ;
王声湧 ;
刘润幸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0, (05) :10-12
[5]   伤害——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J].
殷大奎 .
疾病控制杂志, 2000, (01) :1-3
[6]   347例创伤死亡的流行病学调查 [J].
孙海晨 ;
钱晓明 ;
吴学豪 ;
徐建强 ;
唐文杰 .
创伤外科杂志, 1999, (03) :169-170
[7]   车祸死亡率与机动化程度关系的流行病学分析 [J].
池桂波 ;
王声湧 ;
胡毅玲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1996, (01) :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