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交会对接技术比较研究

被引:17
作者
朱仁璋 [1 ,2 ]
王鸿芳 [1 ,3 ]
丛云天 [2 ]
邱慧 [2 ]
王冉 [3 ]
机构
[1] 南京大学
[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3]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关键词
航天器; 交会对接; 载人航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V526 [对接技术];
学科分类号
08 ; 0825 ;
摘要
目前,掌握航天器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或联合体有美国,俄罗斯,欧洲航天局,日本和中国。文章对上述五方的交会对接技术进行分析、比较与评述,包括发展过程与现在的技术水平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涉及交会敏感器、连接机构、交会对接控制等关键技术。在交会对接领域内,美国与苏/俄基本沿不同的技术途径发展,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欧洲、日本与中国也各有特色与技术优势,中国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但欧洲与日本的潜在实力也不容低估。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载人航天器加压连接机构研究 [J].
朱仁璋 ;
王鸿芳 ;
邹玲 ;
徐宇杰 ;
张楠 ;
李佼珊 ;
王冉 .
航天器工程, 2012, 21 (05) :8-24
[2]   航天器交会轨迹分类研究概述 [J].
朱仁璋 ;
王鸿芳 ;
徐宇杰 .
载人航天, 2012, 18 (03) :8-17
[3]   苏/俄交会对接技术研究 [J].
朱仁璋 ;
王鸿芳 ;
肖清 ;
徐宇杰 .
航天器工程, 2011, 20 (06) :16-31
[4]   美国航天器交会技术研究 [J].
朱仁璋 ;
王鸿芳 ;
徐宇杰 ;
魏羽良 .
航天器工程, 2011, 20 (05) :11-36
[5]   从ETS-Ⅶ到HTV——日本交会对接/停靠技术研究 [J].
朱仁璋 ;
王鸿芳 ;
徐宇杰 ;
魏羽良 .
航天器工程, 2011, 20 (04) :6-31
[6]   ATV交会飞行控制策略研究 [J].
朱仁璋 ;
王鸿芳 ;
徐宇杰 ;
泉浩芳 .
航天器工程, 2011, 20 (01) :22-44
[7]  
航天器交会对接任务分析与设计.[M].张柏楠; 著.科学出版社.2011,
[8]  
航天器交会对接技术.[M].朱仁璋; 著.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