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RIPLEX模型的湖南省杉木林生产力模拟及预测

被引:9
作者
王灿 [1 ,2 ]
项文化 [1 ,2 ]
赵梅芳 [1 ,2 ]
邓湘雯 [1 ,2 ]
彭长辉 [1 ,3 ]
机构
[1] 湖南会同杉木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2]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3] 加拿大魁北克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杉木林; 生物量动态; TRIPLEX模型; 空间分异; 气候变化;
D O I
10.14067/j.cnki.1673-923x.2012.06.036
中图分类号
S791.27 [杉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杉木Cunnighamia lanceolata是我国优良速生用材树种,其面积达921万hm2,占全国人工用材林面积的30.4%。用机理性模型在区域尺度上研究杉木林生产量可为估算杉木林固碳潜力、预测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利用气象、水文、土壤及植物等方面数据,对TRIPLEX 1.6模型进行参数化,用森林资源调查样地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模拟湖南省杉木林1991~2040年生物量与生产力动态变化、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拟合度高(p=0.995),TRIPLEX1.6模型可应用于模拟亚热带杉木林生长和生产量的动态变化。2010~2018年湖南省杉木林生产力(NPP)为迅速增长期,此后NPP缓慢下降,2008年所有样地杉木林平均年龄为23 a,单位面积平均NPP达到最大值(8.09 t.hm-2a-1),2010~2060年间平均值为6.96 t.hm-2a-1。
引用
收藏
页码:104 / 10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 [1] 湖南省森林植被的碳贮量及其地理分布规律
    焦秀梅
    项文化
    田大伦
    [J]. 中南林学院学报, 2005, (01) : 4 - 8
  • [2] 中国森林碳动态及其对全球碳平衡的贡献
    刘国华
    傅伯杰
    方精云
    [J]. 生态学报, 2000, (05) : 733 - 740
  • [3] 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和碳平衡
    周玉荣
    于振良
    赵士洞
    [J].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05) : 518 - 522
  • [4] 我国森林植被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
    方精云,刘国华,徐嵩龄
    [J]. 生态学报, 1996, (05) : 497 - 508
  • [5] 福建省洋口林场杉木林生物量的年变化动态
    叶镜中
    姜志林
    周本琳
    韩福庆
    陈世彬
    [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4, (04) : 1 - 9
  • [6] 不同自然地带杉木林的生物生产力
    冯宗炜
    陈楚莹
    张家武
    赵吉录
    王开平
    曾士余
    不详
    [J].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 , 1984, (02) : 93 - 100
  • [7] 湖南会同地区马尾松林生物量的测定
    冯宗炜
    陈楚莹
    张家武
    王开平
    赵吉录
    高虹
    [J]. 林业科学, 1982, (02) : 127 - 134
  • [8] 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产量及其生产力的研究
    潘维俦
    李利村
    高正衡
    张相琼
    唐东元
    [J]. 湖南林业科技, 1978, (05) : 1 - 12
  • [9] 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碳蓄积.[M].于贵瑞; 主编.气象出版社.2003,
  • [10]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和生产力.[M].冯宗炜等著;.科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