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足迹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6
作者
晓兰
王丹丹
机构
[1] 赤峰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生态足迹; 应用研究; 进展;
D O I
10.13398/j.cnki.issn1673-260x.2013.01.048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生态足迹模型自1992年被提出以来,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本文从从国内外已有的应用研究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生态足迹研究的最新概况,展望生态足迹今后的研究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3 条
[1]   生态足迹研究进展述评 [J].
王艳 ;
王力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1, (03) :114-120
[2]   国内外生态足迹研究进展 [J].
周国忠 .
浙江学刊, 2010, (06) :167-171
[3]   生态足迹研究进展 [J].
徐柳园 ;
李洪波 .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 (17) :9120-9123+9133
[4]   生态足迹研究进展 [J].
常文娟 ;
马海波 .
黑龙江水专学报, 2010, 37 (01) :69-74
[5]   生态足迹法研究述评 [J].
金书秦 ;
王军霞 ;
宋国君 .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09, 34 (04) :26-29
[6]   我国水资源生态足迹分析与预测 [J].
谭秀娟 ;
郑钦玉 .
生态学报, 2009, 29 (07) :3559-3568
[7]   基于能值生态足迹法的山东省可持续发展分析 [J].
黄凤华 ;
李维德 .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17) :8186-8189+8212
[8]   西安市能源生态足迹动态变化及效应分析 [J].
龚葳 ;
张承中 ;
刘艳华 .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16) :7567-7568+7570
[9]   对家用轿车生态包袱和生态足迹的分析 [J].
蓝霞 ;
王伟 .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09, (05) :16-18+94
[10]   生态足迹与可持续发展初步分析——以北京市、沈阳市、哈尔滨市为例 [J].
靳之更 ;
王敏 .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9, 34 (05) :150-153+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