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组合赋权模型的区域知识创造能力评价研究——31个省市自治区视阈的实证分析

被引:12
作者
李柏洲 [1 ]
齐鑫 [1 ]
徐广玉 [2 ]
机构
[1] 哈尔滨工程大学企业创新研究所
[2] 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关键词
区域创新; 知识创造; 最优权重; 组合赋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04 [科学技术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摘要
为客观、准确地评价区域知识创造能力,总结研究开发投入、专利数量和科研论文为区域知识创造能力的主要评价指标,构建区域知识创造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最优组合赋权法建立区域知识创造能力评价模型,并对2009~2013年我国区域知识创造能力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区域知识创造能力以研究开发投入为基础,以专利和科研论文为主要产出标准,是区域科技合作、知识转移的综合体现,与区域经济发展、教育水平有显著的关联,研究开发对区域知识创造能力的影响明显大于科技产出水平。实证评价结果有助于为区域知识创造能力提升及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提供实践借鉴。
引用
收藏
页码:178 / 18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基于离差最大化的交叉效率评价方法 [J].
黄宗盛 ;
胡培 ;
聂佳佳 .
运筹与管理, 2012, 21 (06) :177-181
[2]   基于最优组合赋权的城市生态评价模型及应用 [J].
迟国泰 ;
齐菲 ;
张楠 .
运筹与管理, 2012, 21 (02) :183-191
[3]   改进的熵值法在确定组合预测权系数中的应用 [J].
陈启明 ;
陈华友 .
统计与决策, 2011, (13) :159-160
[4]   基于组合权法的棕地再开发多层次灰色评价 [J].
郭鹏 ;
梁燕华 ;
朱煜明 .
运筹与管理, 2010, 19 (05) :129-134
[5]   大学知识创造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夏敏 ;
王前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0, 31 (05) :156-161
[6]   发明专利与大型企业利润的相关性研究 [J].
李柏洲 ;
苏屹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0, 31 (01) :123-127
[7]   基于CAS理论的组织知识创造影响因素分析 [J].
金芸 ;
孙东川 .
科研管理, 2009, 30 (03) :74-78
[8]   基于熵权-G1法的科技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 [J].
迟国泰 ;
祝志川 ;
张玉玲 .
科学学研究, 2008, 26 (06) :1210-1220
[9]   面向业务流程的知识创新及其价值实现研究 [J].
周敏 ;
李建华 ;
肖飞 .
情报科学, 2008, (07) :978-980+986
[10]   基于G1法的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分析 [J].
王学军 ;
郭亚军 .
中国管理科学, 2006, (03) :6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