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精神的阐释与培养

被引:101
作者
游旭群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
关键词
教育; 精神; 教育家精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521 [教育改革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教育强国背景下需要建立起有关社会主义教育者(人民教育家)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观念,从精神的生成与本体意涵为源头,分析教育家精神的根源,并观照教育的本质与行业特征,辨明教育与精神之间的本体关联与内在关系,从二者的规律着手阐明教育家精神的合理性来源与合法性依据。在认识这一教育家精神起源的前提下,明确教育家精神具有“学识扎实、学养厚重”“情怀深厚、修养大我”“灵魂高贵、涵养美德”“无私奉献、成就他人”四个方面的内在要求。据此提出教育家精神培养要沉入基层一线,在丰富的感性劳动实践中培育教师共情能力;重视全能教师,在专业与学科的理性探索中培育教师共创能力;塑造集体人格,在人到人类的精神境界跃升中培育教师共生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1+30 +3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有组织科研:美国科教政策变革新趋势——基于《无尽的前沿:未来75年的科学》的分析 [J].
周光礼 ;
姚蕊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23, 44 (02) :12-20+138
[2]   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基本内涵、主要特征与实践路径 [J].
王洪才 .
现代教育管理, 2023, (04) :1-9
[4]   新时代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J].
高书国 .
现代教育管理 , 2023, (02) :22-31
[5]   赵九章对科学家精神的贡献——协同精神与敢为人先的科学教育家典范 [J].
史现明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22, 38 (11) :102-108
[7]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论基础、历史进程及实践转向 [J].
杜玉华 ;
王晓真 .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43 (03) :14-20
[8]   《论语》:中国人集体人格形成的奠基石 [J].
宋紫薇 .
走进孔子, 2022, (01) :65-69
[9]   教育的记忆与人才培养惯性 [J].
邬大光 .
教育家, 2021, (13)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