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9 条
浑河流域地表水和地下水氮污染特征研究
被引:36
作者:
张亚丽
[1
,2
]
张依章
[1
]
张远
[3
]
孟伟
[3
]
刘相超
[2
]
万峻
[1
]
机构:
[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流域水生态保护技术研究室
[2] 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
[3]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流,域水生态保护技术研究室
来源:
关键词:
浑河;
地表水;
地下水;
水化学;
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31.2 [水污染化学];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通过分析浑河流域地表水、地下水中主要离子和不同形态氮含量,探讨了水体中水化学组成特点、各形态氮污染水平与分布特征,并采用综合指数法对流域浅层地下水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地表水水型从上游到下游由Ca-HCO3型转变为Ca-SO4型.NO3--N浓度由1.06mg/L增至6.13mg/L,NO2--N和NH4+-N仅在中游和下游地表水中检出,表明地表水在流域中下游地区受到的人为影响强烈;地下水沿流动方向水型由Ca-HCO3型依次演进为Ca-SO4和Ca-Cl型.NO3--N的含量(0.62~23.47mg/L)明显高于其在地表水中的含量.局地土地利用类型(林地、旱地、城镇用地、水田)对附近地表水体NO3--N浓度影响不显著,而旱地与水田地下水中NO3--N浓度存在显著差异,旱地地下水NO3--N浓度最高.浅层地下水质量评价结果显示流域浅层地下水总体质量一般,NO3--N超出背景值1.4倍,中游地区NO2--N和NH4+-N污染严重,达到Ⅳ类水标准.地下水中ORP、DO、Cl-浓度和各形态氮组成特征表明由于反硝化作用,中下游地区地下水中NO3--N浓度逐渐降低,而NO2--N浓度上升到0.041mg/L.
引用
收藏
页码:170 / 177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