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浑河流域不同施肥方式下农田氮素随地表径流与壤中流流失特征

被引:6
作者
周林飞 [1 ]
郝利朋 [1 ]
张玉龙 [2 ]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水利学院
[2]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人工模拟降雨; 施肥方式; 地表径流; 壤中流; 氮素流失;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12.04.010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X592 [农用化学物质、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082803 ;
摘要
通过人工模拟降雨-径流小区监测的试验方法,设不施肥对照(CK)、基肥穴施(G1)、基肥穴施+追肥面施(G2)、基肥穴施+追肥穴施(G3)4种处理,研究辽宁省浑河流域不同施肥方式下农田氮素随地表径流与壤中流的流失规律,分析不同施肥方式对氮素流失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施肥方式下农田地表径流与壤中流产流过程差异显著,地表径流产流时间先于壤中流,同时径流量高于壤中流,是农田主要径流输出方式。G2减少地表径流,G3增大壤中流。(2)地表径流TN平均浓度中G2显著高于其他施肥方式,达到59.00mg/L,其他施肥方式差异较小;壤中流TN平均浓度以G3最高。(3)4种施肥处理,氮素总流失量为385~814mg,各施肥处理的总流失量呈G2>G3>G1>CK,追肥对氮素流失有显著影响。与G2相比,G3在减少地表氮素流失的同时,不会显著增大壤中流氮素流失。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2+76 +7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紫色土坡耕地磷素流失特征及施肥方式的影响 [J].
周明华 ;
朱波 ;
汪涛 ;
王振华 .
水利学报, 2010, 41 (11) :1374-1381
[2]   不同植被条件下红壤坡地果园氮磷流失特征分析 [J].
张展羽 ;
王超 ;
杨洁 ;
李新虎 .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8 (05) :479-483
[3]   模拟降雨条件下坡地氮流失特征研究 [J].
石德坤 .
水土保持通报, 2009, 29 (05) :98-101
[4]   成都平原不同施肥水平下稻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初探 [J].
陈琨 ;
赵小蓉 ;
王昌全 ;
曾祥忠 ;
赵燮京 .
西南农业学报, 2009, (03) :685-689
[5]   不同雨强下坡地氮流失特征 [J].
吴希媛 ;
张丽萍 ;
张妙仙 ;
倪含斌 ;
王辉 .
生态学报, 2007, (11) :4576-4582
[6]   施肥对太湖地区青紫泥水稻土稻季农田氮磷流失的影响 [J].
焦少俊 ;
胡夏民 ;
潘根兴 ;
周虹杰 ;
徐向东 .
生态学杂志, 2007, (04) :495-500
[7]   上海地区不同施肥方式氮磷随地表径流流失研究 [J].
胡志平 ;
郑祥民 ;
黄宗楚 ;
茅国芳 ;
陈振楼 .
土壤通报, 2007, (02) :310-313
[8]   肥料结构对红壤氮素淋失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J].
贾继元 ;
吴建军 ;
张苗 .
农机化研究, 2005, (01) :56-58
[9]   北京地区农田氮素养分随地表径流流失机理 [J].
黄满湘 ;
章申 ;
张国梁 ;
张秀梅 .
地理学报, 2003, (01) :147-154
[10]   SR型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装置 [J].
陈文亮 ;
唐克丽 .
水土保持研究, 2000, (04) :106-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