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心理学视角下网络成瘾心理归因及干预研究

被引:17
作者
刘映海 [1 ]
丹豫晋 [2 ]
机构
[1] 山西大学体育学院
[2] 太原科技大学体育系
关键词
网络成瘾; 心理归因; 体育锻炼; 解释模型; 锻炼心理学;
D O I
10.19582/j.cnki.11-3785/g8.2009.08.016
中图分类号
R749.99 [其他精神病];
学科分类号
100205 ;
摘要
综述了最新网络成瘾心理归因及损害的实证研究。运用锻炼心理学理论透析了网络成瘾的ACE模型、认知——行为模型和阶段模型,发现体育锻炼作为一种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方法符合这三种权威模型的解释原则。基于此,提出:1)网络成瘾归因主要表现在心理问题,涉及到动力因素、人格因素及认知等方面;2)个体无意识需要通过体育锻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得到满足;3)当前网络成瘾现象仍有蔓延之势、治疗机构方法各异、效果不佳、学科整合不力。尤其是我国人口数量巨大,预防远远重要于治疗;4)随着锻炼心理学的长足发展,体育锻炼和干预将服务于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等观点。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体育教育对大学生网络成瘾干预的实验研究 [J].
盖华聪 .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4) :371-374+379
[2]   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的体育干预个案研究 [J].
朱莉 ;
周学荣 ;
余少兵 .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 2007, (02) :108-110
[3]   网络成瘾者认知功能的病例对照研究 [J].
罗庆华 ;
蒙华庆 ;
傅一笑 ;
杜莲 ;
杜向东 ;
杨辉 ;
邱海棠 ;
胡华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7, (04) :237-239
[4]   体育教育对青少年网络成瘾干预的可行性分析 [J].
盖华聪 ;
程云波 .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1) :116-118
[5]   大学生网络成瘾者非适应性认知研究 [J].
李宁 ;
梁宁建 .
心理科学, 2007, (01) :65-68+61
[6]   大学生人格特质、社会适应能力与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 [J].
原献学 ;
李建升 .
应用心理学, 2006, (03) :253-257
[7]   青少年网络行为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研究 [J].
严标宾 ;
郑雪 ;
黄曼娜 ;
丘碧群 ;
韩永红 .
应用心理学, 2006, (02) :168-175
[8]   高校体育生网络成瘾状况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J].
苏家文 ;
沈新宇 ;
赵少雄 .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 2006, (02) :126-128
[9]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幸福感关系研究 [J].
梁宁建 ;
吴明证 ;
杨轶冰 ;
奚珣 .
心理科学, 2006, (02) :294-296
[10]   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影响研究 [J].
崔丽娟 ;
赵鑫 ;
吴明证 ;
徐爱红 .
心理科学, 2006, (01) :34-3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