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双城—太平川地区油—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研究

被引:7
作者
王杰 [1 ]
刘文汇 [1 ]
王铁冠 [2 ]
陈践发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2]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关键词
生物标志物; 碳同位素组成; 成烃示踪参数; 油源对比; 松辽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双城—太平川地区为松辽盆地北部重要的油气勘探区域。对该区扶、杨油层原油和青1段、青2+3段、嫩1段暗色泥岩地球化学特征的综合分析表明,研究区原油为同一族群,主要以青1段暗色泥岩为烃源层,部分青2+3段泥岩可作为烃源层有部分生烃贡献,但限于三肇凹陷与朝阳沟阶地,嫩1段不可能作为扶、杨油层的烃源层。另外,三肇凹陷与朝阳沟阶地的扶、杨油层原油主要以三肇凹陷和朝阳沟阶地青1段泥岩为烃源灶;长春岭背斜带与王府凹陷的原油主要以王府凹陷青1段泥岩为烃源灶,三肇凹陷与朝阳沟阶地烃源灶也对长春岭背斜带原油有部分贡献。
引用
收藏
页码:506 / 511+517 +51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塔里木盆地原油碳硫同位素特征及油源对比 [J].
郑冰 ;
高仁祥 .
石油实验地质, 2006, (03) :281-285
[2]   松辽盆地双城—太平川地区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熟度差异 [J].
王杰 ;
王铁冠 ;
陈践发 ;
冯子辉 ;
蒋兴超 .
海相油气地质, 2009, 14 (01) :65-70
[3]  
Insoluble Organic Matter from Sedimentary Rocks. Galimov,E. M.,Durand,B. Kerogen . 1980
[4]  
Carbon and nitrogen isotopes in hydrocarbon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Stall W J. Chemical Geology . 1977
[5]  
松辽盆地油气田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高瑞祺等著, 1997
[6]   王府凹陷油源与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J].
霍秋立,冯子辉,傅丽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1996, (04) :22-25+83-84
[7]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原油的碳同位素特征及成因探讨 [J].
吴河勇 ;
李景坤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3, (03) :300-304
[8]   应用特征分析法预测松辽盆地扶余油层有利勘探区 [J].
郭少斌,刘招君,刘万洙,杨光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1994, (02) :157-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