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协议破裂与程序反转研究

被引:47
作者
马明亮
机构
[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关键词
认罪认罚; 具结书; 反悔; 撤回; 司法公信力; 预期利益; 程序反转;
D O I
10.16094/j.cnki.1005-0221.2020.02.009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存在一纸认罪认罚具结书。在法律属性上,该具结书不宜简单理解为保证书或者证明材料,应当视为一种刑事协议。它有破裂的多种可能性:被追诉人的反悔、检察官的变更起诉或者法官的不予采纳。协议破裂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典型的"肥尾风险",发生概率很小但影响很大,处理不当将会引发难以估量的反噬风险。未来的制度完善,应以司法公正、司法公信力与正当预期利益的平衡为原则,构建协议破裂与程序反转的正当规则。被追诉人的反悔权应当有所限制,分为正当反悔与不正当反悔,并适用不同的反转程序;检察官应遵循禁止违反承诺原则;法官不采纳具结书应遵循"事先告知、听取意见与可撤回"的正当程序。唯此,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才不至于让被追诉人误读为获取有罪供述、打击犯罪的一种精巧安排,该制度才能走得更远。
引用
收藏
页码:118 / 132+194 +194-195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理解与适用 [J].
杨立新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9, 27 (01) :51-63
[2]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的实践性反思 [J].
周新 .
当代法学, 2018, 32 (02) :123-133
[4]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若干程序问题探析 [J].
陈国庆 .
人民检察, 2017, (23) :5-11
[5]   认罪认罚案件中的有效辩护 [J].
闵春雷 .
当代法学, 2017, 31 (04) :27-37
[6]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究 [J].
陈卫东 .
中国法学, 2016, (02) :48-64
[7]  
“法律给了我一次重新开始的机会”[N]. 张伯晋,李春薇,花耀兰,周庆华.检察日报. 2019 (001)
[8]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下轻罪冤假错案的防范[N]. 王迎龙.人民法院报. 2019 (006)
[9]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理解与适用[M]. 人民法院出版社 , 胡云腾, 2018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改条文解读[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王爱立,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