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东亚季风强度指数与陕西降水异常关系

被引:15
作者
方建刚 [1 ]
肖科丽 [2 ]
王娜 [1 ]
程肖侠 [1 ]
机构
[1] 陕西省气候中心
[2] 陕西省气象培训中心
关键词
东亚季风强度指数; 降水距平一致率; 陕西; 大气环流;
D O I
10.13826/j.cnki.cn65-1103/x.2014.01.006
中图分类号
P426.6 [降水];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应用1979-2011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陕西地面月降水资料,分析计算东亚初夏季风强度指数和陕西降水距平一致率,采用统计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初夏东亚季风强度指数与陕西降水异常的统计关系,并采用合成分析方法讨论了初夏强(弱)东亚季风年陕西多雨(少雨)的大气环流特征。结果表明:初夏东亚季风偏强,陕西易多雨,且陕北、关中比较显著,而初夏东亚夏季风偏弱,陕西易少雨,偏少的程度陕北北部最明显;初夏东亚季风偏强时,欧亚中高纬度距平场自西向东呈"+-+"的波列分布,环流场中乌拉尔山长波脊偏强,贝加尔湖到巴尔喀什湖低槽偏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相应的对流层低层青藏高原东侧为偏南距平风,而华北为弱偏东距平风,在西北地区东部形成了距平风的气旋性切变,有利于该区域初夏多雨;初夏东亚夏季风偏弱时,欧亚中高纬度距平场距平自西向东呈"-+-"的分布,中亚长波脊强盛,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弱且位置偏东。陕西主要受中亚高脊前西北气流控制,陕西初夏多晴热天气,易少雨;但初夏东亚季风偏弱时,东亚中纬度盛行平直西风气流,西风锋区位于40°N附近,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西偏南,青藏高原位势高度偏低,并多短波槽或低值系统活动,陕西初夏受西风带系统和高原东移的低气压系统影响,陕西大部易多雨。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黄河中上游流域夏季异常降水的变化特征及环流分析 [J].
王楠 ;
李栋梁 ;
张杰 .
干旱区地理, 2012, 35 (05) :754-763
[2]   气候变化背景下秦岭气候分界线的变化 [J].
张立伟 ;
延军平 ;
王晓喆 ;
马琪 .
干旱区地理, 2012, 35 (04) :572-577
[3]   1961-2008年中国西北东部旱涝异常分布及干旱变化特征 [J].
赵红岩 ;
王有恒 ;
王兴 ;
谭丹 .
干旱区地理, 2012, 35 (04) :552-558
[4]   中国夏季降水影响因子的研究回顾 [J].
郭玲 ;
何金海 ;
祝从文 .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11, 34 (02) :1-7
[5]   用过程透雨量确定的东亚夏季风北边缘特征 [J].
黄菲 ;
李栋梁 ;
汤绪 ;
王式功 ;
王慧 .
应用气象学报, 2009, 20 (05) :530-538
[6]   2007年夏季降水异常的成因及预测 [J].
谭桂容 ;
孙照渤 ;
朱伟军 ;
苗春生 .
大气科学学报, 2009, 32 (03) :436-442
[7]   有关东亚夏季风北边缘的定义及其特征 [J].
汤绪 ;
陈葆德 ;
梁萍 ;
钱维宏 .
气象学报, 2009, 67 (01) :83-89
[8]   夏季风北边缘与沙尘暴的研究 [J].
孙国武 ;
汤绪 ;
李江萍 .
高原气象, 2008, (05) :1088-1093
[9]   关于东亚副热带季风若干问题的讨论 [J].
何金海 ;
赵平 ;
祝从文 ;
张人禾 ;
汤绪 ;
陈隆勋 ;
周秀骥 .
气象学报, 2008, (05) :683-696
[10]   东亚季风系统的时空变化及其对我国气候异常影响的最近研究进展 [J].
黄荣辉 ;
顾雷 ;
陈际龙 ;
黄刚 .
大气科学, 2008, (04) :69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