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财政激励体制:基于统一市场的视角

被引:58
作者
吕冰洋 [1 ]
贺颖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2]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财政体制; 两个积极性; 统一市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12 [中国财政];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历次财政体制变迁重在“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中央政府在对地方财政“赋权—控权”过程中,始终主导着财政体制演变形式,因时制变、因地制宜,寻求处理建设统一市场与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这一对矛盾的最佳途径,由此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财政激励制度:在“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指导原则下,中央政府一方面赋予地方财政权力来调动地方发展经济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政府间事权调整、税收改革、非税收入管理改革、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交通和通信领域事权的集中,缓解地方积极性发挥所带来的市场分割问题,在更大范围内推动统一大市场建设。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两个积极性共同发挥下,很好地解决了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与调动地方积极性的矛盾,有效地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43+204 +204-205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我国地区间资本要素市场分割状况:测算与分析 [J].
吕冰洋 ;
王雨坤 ;
贺颖 .
统计研究, 2021, 38 (11) :101-114
[2]   国内市场一体化与企业出口行为——基于市场可达性视角的研究 [J].
吴群锋 ;
刘冲 ;
刘青 .
经济学(季刊), 2021, 21 (05) :1639-1660
[3]   财政分权、金融分权与宏观经济治理 [J].
何德旭 ;
苗文龙 .
中国社会科学, 2021, (07) :163-185+207
[4]   省以下多样化放权策略与经济增长 [J].
李永友 .
经济研究, 2021, 56 (02) :39-53
[5]   财政规则与国家治理能力建设——以环境治理为例 [J].
张莉 .
中国社会科学, 2020, (08) :47-63+205
[6]   理解央地财政博弈的新视角——来自地方债发还方式改革的证据 [J].
吕炜 ;
周佳音 ;
陆毅 .
中国社会科学, 2019, (10) :134-159+206
[7]   地方公共债务增长的制度基础——兼顾财政和金融的视角 [J].
毛捷 ;
刘潘 ;
吕冰洋 .
中国社会科学, 2019, (09) :45-67+205
[8]   中国财税改革40年:基本轨迹、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 [J].
高培勇 .
经济研究, 2018, 53 (03) :4-20
[9]   深化事权与支出责任改革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J].
楼继伟 .
财政研究, 2018, (01) :2-9
[10]   财政转移支付结构与地区经济增长 [J].
马光荣 ;
郭庆旺 ;
刘畅 .
中国社会科学, 2016, (09) :105-125+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