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7 条
若尔盖高原湿地不同退化阶段的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
被引:39
作者:
唐杰
徐青锐
王立明
丁祥
汤博
吴俐莎
冯甦
孙群
杨志荣
张杰
机构:
[1]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若尔盖;
湿地退化;
土壤细菌群落;
PCR-DGGE;
D O I:
10.13344/j.microbiol.china.2011.05.007
中图分类号:
S154.3 [土壤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传统分离培养和基于16S rDNA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方法,研究了若尔盖高原湿地不同退化阶段土壤类型(泥炭土、沼泽土、草甸土、风沙土)和土壤深度(0-20 cm、20 cm-40 cm、40 cm-60 cm)中微生物的数量、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结果表明:微生物数量总体上不仅随着土壤类型的改变而减少(泥炭土>草甸土>沼泽土>风沙土),也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递减(0-20 cm>20 cm-40 cm>40 cm-60 cm)。细菌群落结构受土壤类型的影响比土壤深度大。细菌群落多样性大体上随土壤类型的变化而减少(泥炭土>风沙土>草甸土>沼泽土),而在土壤深度方面无明显的递变趋势。另外,微生物总数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和pH显著相关,而细菌群落多样性与土壤pH呈极显著负相关性。回收DGGE图谱中10个优势条带进行测序分析,结果显示,其中7个鉴定为γ-Proteobacteria(γ-变形菌纲),1个鉴定为α-Proteobacteria(α-变形菌纲),其余2个属于Bacteroidetes(拟杆菌门),说明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为若尔盖湿地土壤中的优势细菌类群。
引用
收藏
页码:677 / 686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