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的导向责任

被引:7
作者
李明德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关键词
大众传播; 导向责任; 社会控制;
D O I
10.15896/j.xjtuskxb.2009.06.011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大众传播承担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和导向责任,必须具有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对正义事业的责任感,对人民群众和国家民族的责任感。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认为大众传播者既是信息的输送者,又是信息的把关人,他们在为受众提供必要信息的同时,指导受众在信息选择中避免失误,表明信息传播者与受众在传播效果的追求上是一致的,这正是传播者所要承担的主体责任;大众媒介在提供的信息中总是赋予了一定的观念或价值指向,不会不影响受众对现实世界的认识、思考和理解,也不会不影响受众的行为。因此,大众传播必须把提高公信力放在首位;同时,大众传播还受社会的控制和约束,政府通过限制、管理、协助和参与等方法,通过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对媒体实施干预或制约,其目的是为媒体创造一个良好的运作环境,以保证大众传播得以健康和有效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10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论导向效果 [J].
李明德 .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9 (06) :87-92
[2]   市场经济对新闻业的影响 [J].
邱祥 ;
王允 .
青年记者, 2008, (17) :35-35
[3]   法德并重 能者导航——网络舆论管理初探 [J].
匡导球 .
新闻战线, 2007, (04) :55-57
[4]   政治文明:新闻理论研究的新课题 [J].
童兵 .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3, (03) :13-20+93
[5]   媒介即意识形态——论法兰克福学派的媒介控制思想 [J].
邵培仁 ;
李梁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 (01) :99-106
[6]   负责任的公共传播者:事业化和商业化冲突中的新探索——学习美国新闻传播思想史札记 [J].
黄旦 .
新闻大学, 2000, (03) :5-11
[7]  
传播学教程[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郭庆光著, 1999
[8]  
传播学原理[M].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张国良 主编, 1995
[9]  
传播学概论[M]. 新华出版社[美]施拉姆(W·Schramm),波特(W·E·Porter) 著, 1984
[10]  
1949年8月12日日内瓦四公约关于保护国际性武装冲突受难者的附加议定书[第一议定书]. http://www.un.org/chinese/documents/decl-con/genevaproto-col1.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