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0年以来罗布泊地区红柳沙包孢粉组合特征及其反映的植被和气候变化

被引:10
作者
王筠
赵元杰
机构
[1] 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实验室
关键词
罗布泊; 红柳沙包; 孢粉; 气候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4.571 [孢粉学];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罗布泊属于极端干旱的荒漠区,红柳沙包为这一地区高分辨率环境变化研究提供了计年手段和信息载体。根据罗布泊地区红柳沙包剖面的孢粉资料,结合1956~2004年实测气候资料,运用相关分析、DCCA分析和WAPLS分析方法,定量恢复了罗布泊地区近200年以来的年均温、7月均温和1月平均相对湿度。研究结果表明,近200年以来罗布泊地区的气候变化经历了3个阶段:1839~1886年气候由冷干向暖干转变,1891~1941年气候经历了冷湿-冷干-暖干的交替,1946~2004年表现为暖干向暖湿转变的趋势。孢粉浓度对人类活动信息有一定反映,19世纪末期以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孢粉浓度不断降低。
引用
收藏
页码:609 / 61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6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