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4 条
基于拓展聚类模型的区域创新能力层级划分研究
被引:10
作者:

王德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统计系
不详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统计系

朱建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统计系
不详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统计系
机构:
[1]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统计系
[2] 不详
来源:
关键词:
区域创新能力;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面板数据;
层级划分;
D O I:
10.15931/j.cnki.1006-1096.2014.01.018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对中国创新能力科学划分以深层次挖掘区域之间创新能力的有机联系,笔者在剖析现有层级划分方法优点与不足的基础上进行模型拓展,应用拓展的聚类模型对我国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静态与动态分类,并对分类结果的显著性进行检验。对比分析不同地区创新发展模式发现,创新能力东强西弱的阶梯分布格局仍存在,必须分集团而不是整齐划一的制定和实施创新政策。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 [1]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静态分析——基于自适应赋权主成分聚类模型[J].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13, 32 (05) : 761 - 768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方匡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统计系 厦门大学数据挖掘研究中心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统计系
- [2] 主成分聚类分析有效性的思考[J]. 统计研究, 2012, 29 (11) : 84 - 87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谢邦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台湾辅仁大学统计资讯学系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统计系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统计系
- [3] 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空间相关性及扩散效应实证分析——基于1997-2008空间面板数据[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2, 32 (11) : 2419 - 2432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4] 基于城市金融竞争力评价的我国多层次金融中心体系[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1, 31 (10) : 1847 - 1857梁小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 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王拴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 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
- [5] 产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的区域差异性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 2010, (11) : 68 - 76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6] 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兼评我国创新能力的地区差距[J]. 中国软科学, 2010, (09) : 76 - 85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吴贵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 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7] 面板数据聚类方法及应用[J]. 统计研究, 2010, 27 (09) : 73 - 79李因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何晓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sigma管理研究中心 不详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
- [8] 基于多维面板数据的聚类方法探析及实证研究[J].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09, 28 (05) : 831 - 838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刘思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9] 长三角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及“区域科技创新圈”的构建——基于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模型的初探[J]. 经济地理, 2008, 28 (06) : 946 - 951+954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施祖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