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耕地保护生态治理内涵及实现路径

被引:89
作者
孔祥斌 [1 ,2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2] 自然资源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耕地保护; 生态治理; 内涵; 路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研究目的:厘清耕地保护生态治理内涵并明确实现路径,为丰富生态文明背景下的耕地保护与治理提供理论支撑。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归纳法、推理法等。研究结果:(1)中国耕地存在空间适宜性差、作土垂直关系紊乱、生产生态功能失衡等问题。(2)聚焦耕地保护新要求,中国耕地保护生态治理核心内涵包括"耕地空间适宜性、作土垂直关系匹配性、耕地生产生态功能协调性"等三个方面。(3)实现路径包括科学技术领域突破、部门形成合力、政策对接融合转型、区域之间协同共进等。(4)保护与治理工具包括通过国土空间规划、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以提升耕地空间适宜性;调整粮食生产布局、确定合理复种指数等强化作土垂直关系的匹配性;对耕地生产空间进行严格的用途管制,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和灌溉投入强度,优化耕地功能的协调性;建立耕地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推动实现三性协同。研究结论:中国耕地保护从单独侧重数量、质量保护进入到保护与生态治理相结合的新阶段,要建立起源头控制、过程监管和末端治理的全流程治理新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21]   “休养生息”意在提质增效 [J].
孔祥斌 .
国土资源, 2016, (02) :9-9
[22]  
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习近平与“十三五”国家粮食安全战略[J]. 卞瑞鹤.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15(12)
[23]   城市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研究综述 [J].
杨轶 ;
赵楠琦 ;
李贵才 .
现代城市研究, 2015, (04) :91-96
[24]   基于目标责任区际优化的耕地保护补偿 [J].
柯新利 ;
杨柏寒 ;
丁璐 ;
张安录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 (01) :142-151
[25]   耕地资源生产潜力研究进展及其启示 [J].
史婧然 ;
孔祥斌 ;
相慧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3, 18 (03) :198-202
[26]   耕地多功能内涵及其对耕地保护的启示 [J].
宋小青 ;
欧阳竹 .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 (07) :859-868
[27]   耕地多功能的层次性及其多功能保护 [J].
姜广辉 ;
张凤荣 ;
孔祥斌 ;
赵华甫 ;
周丁扬 .
中国土地科学, 2011, 25 (08) :42-47
[28]   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J].
王军 ;
李正 ;
白中科 ;
鞠正山 ;
王国茹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S1) (S1) :340-345
[29]   试析农户耕地保护的外部性 [J].
陈美球 ;
洪土林 ;
许兵杰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9 (01) :71-75
[30]   中国水资源和粮食安全问题探讨 [J].
张正斌 ;
徐萍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 (05) :1305-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