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热带与副热带季风区对流降水和层云降水季节变化特征对比分析研究

被引:13
作者
胡亮 [1 ,2 ]
李耀东 [2 ,3 ]
杨松 [4 ]
邓涤菲 [2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3] 北京航空气象研究所
[4] IMSystems Group,Satellite Meteorology and Climatology Division,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关键词
热带季风; 副热带季风; 对流降水; 层云降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14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10年TRMM卫星2A25资料,对东亚热带和副热带季风区对流降水和层云降水的季节变化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热带和副热带季风区降水性质的差异,并结合IPCC第4次报告中24个模式的20c3m模拟资料,对现有模式在东亚热带和副热带季风区关于对流降水及层云降水的模拟能力做了一个简单的评估,分析了模式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夏季风爆发后,东亚热带与副热带季风区对流降水和层云降水都明显增加,但热带季风区对流降水所占比重明显减少,而副热带季风区对流降水所占比重明显增加,热带和副热带季风区存在明显不同;现有模式对东亚季风区对流降水百分比的模拟普遍偏高,而对层云降水的模拟偏少,这在热带季风区尤其明显;模式较好地模拟出了副热带季风区中对流降水百分比的季节变化特征,而对热带季风区对流降水百分比的季节变化没有正确描述;研究结果表明对流降水和层云降水在时间和空间上经常同时出现,具有很强的伴随性,而模式没有正确描述这种相关性,这可能是模式对层云降水百分比模拟不好的一个重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182 / 119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夏季风爆发前后南海地区降水性质的变化 [J].
宋明坤 ;
李耀东 ;
胡亮 .
热带气象学报, 2010, 26 (03) :339-348
[2]   青藏高原及其下游地区降水厚度季、日变化的气候特征分析 [J].
胡亮 ;
杨松 ;
李耀东 .
大气科学, 2010, 34 (02) :387-398
[3]  
Diurnal Variability of Precipitation Depth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Its Surrounding Regions[J]. 胡亮,李耀东,高守亭.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10(01)
[4]   关于东亚副热带季风若干问题的讨论 [J].
何金海 ;
赵平 ;
祝从文 ;
张人禾 ;
汤绪 ;
陈隆勋 ;
周秀骥 .
气象学报, 2008, (05) :683-696
[5]   东亚副热带季风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J].
刘宗秀 .
气象学报, 2008, (03) :478-478
[6]   中国雨季的气候学特征 [J].
王遵娅 ;
丁一汇 .
大气科学, 2008, (01) :1-13
[7]   纬向海陆热力差异的季节转换与东亚副热带季风环流 [J].
祁莉 ;
何金海 ;
张祖强 ;
宋金暖 .
科学通报, 2007, (24) :2895-2899
[8]   关于东亚副热带季风和热带季风的再认识 [J].
何金海 ;
祁莉 ;
韦晋 ;
池艳珍 .
大气科学, 2007, (06) :1257-1265
[9]   利用TRMM降水资料对华南和长江流域夏季天气尺度波的对比分析 [J].
付容 ;
胡亮 ;
谷国军 ;
李耀东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09) :1252-1259
[10]   基于TRMM/TMI的亚洲夏季降水研究 [J].
刘奇 ;
傅云飞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01) :11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