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息化与产业转型升级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5
作者
李晓钟 [1 ]
刘青君 [2 ]
机构
[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2] 江南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信息化; 产业转型升级; 耦合机理; 两化融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1 ; 020105 ;
摘要
对中国信息化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耦合关系进行了理论探讨,利用中国31个省区2009—2014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了耦合协调度模型。结果表明:中国31个省区总体上信息化水平和产业转型升级水平逐年提高,但信息化水平提升速度滞后于产业转型升级提升速度,且区域之间信息化与产业转型升级的耦合协调度差距较大,大部分省份两者的融合协调发展水平处于中下等水平,表明中国信息化水平、管理和协调能力等存在不足,对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效应需进一步提升。
引用
收藏
页码:971 / 97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信息生态平衡视角下创新驱动陕西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 [J].
魏明 ;
王超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32 (21) :48-53
[2]   信息化能提高中国工业部门技术创新效率吗 [J].
韩先锋 ;
惠宁 ;
宋文飞 .
中国工业经济, 2014, (12) :70-82
[3]   中国的问题区域与区域问题——基于“四化”协同发展视角的分析(英文) [J].
李裕瑞 ;
王婧 ;
刘彦随 ;
龙花楼 .
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 2014, 24 (06) :1115-1130
[4]   我国城市群“两化”融合水平时空变化分析 [J].
白雪 ;
雷磊 .
经济地理, 2014, 34 (07) :52-57+102
[5]   我国区域两化融合水平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 [J].
刘力强 ;
冯俊文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4, 31 (09) :125-129
[6]   新旧两类产业耦合发展过程中的科技金融功能定位研究 [J].
王卉彤 ;
刘靖 ;
雷丹 .
管理世界, 2014, (02) :178-179
[7]   两化融合对中国工业环境治理绩效的贡献——重化工业化阶段的经验证据 [J].
张亚斌 ;
金培振 ;
沈裕谋 .
产业经济研究, 2014, (01) :40-50
[8]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测度理论体系 [J].
张劼圻 ;
郑建明 .
情报科学, 2013, 31 (01) :36-39+45
[9]   “两化融合”与企业效益关系研究——基于所有制视角的门限回归分析 [J].
陈石 ;
陈晓红 .
财经研究, 2013, 39 (01) :103-111
[10]   我国“两化融合”的产业差异及动态演进特征——基于2000-2007年投入产出表的实证 [J].
支燕 ;
白雪洁 ;
王蕾蕾 .
科研管理, 2012, 33 (01) :90-9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