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塬区麦田CO通量季节变化

被引:13
作者
李双江 [1 ]
刘文兆 [1 ]
高桥厚裕 [2 ]
桧山哲哉 [3 ]
福岛义宏 [2 ]
李志 [1 ]
刘志红 [1 ]
张红星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 日本综合地球环境学研究所 
[3] 日本名古屋大学地球水循环研究中心 
[4]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CO2通量; 涡度相关法; 黄土塬区; 日变化; 季变化; CO2收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涡度相关法对黄土塬区小麦地CO2通量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小麦CO2通量日变化与生育期、光合有效辐射、土壤温度密切相关。(2)小麦各生育期CO2的平均日收支由大到小依次为拔节孕穗期>返青期>起身期>抽穗期>成熟期>灌浆期>出苗分蘖期>越冬期。(3)白昼CO2通量与光合有效辐射在出苗分蘖期、起身期、成熟期几乎不相关,在灌浆期低度相关,在其他生育期内都达到了显著相关。CO2通量与夜间2cm土壤温度在越冬、起身、拔节孕穗期显著相关,其他5个生育期内为低度相关。(4)小麦收割后表现为碳源,各天具体状况与前一天是否降雨、当天的天气状况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987 / 199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内蒙古河套灌区春小麦苗期生态系统CO2通量变化研究 [J].
段晓男 ;
王效科 ;
冯兆忠 ;
欧阳志云 .
环境科学学报, 2005, (02) :166-171
[2]  
涡度相关测定中平均周期参数的确定及其影响分析[J]. 孙晓敏,朱治林,许金萍,袁国富,周艳莲,张仁华.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S2)
[3]  
中国通量观测网络(ChinaFLUX)能量平衡闭合状况的评价[J]. 李正泉,于贵瑞,温学发,张雷明,任传友,伏玉玲.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S2)
[4]   不同水分条件麦田能量与CO2通量变化特征研究 [J].
莫兴国 ;
陈丹 ;
林忠辉 ;
项月琴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3, (04) :82-86
[5]   箱法和涡度相关法测碳通量的比较研究 [J].
宋霞 ;
刘允芬 ;
徐小锋 .
江西科学, 2003, (03) :206-210
[6]   高寒草甸不同土地利用格局土壤CO2的释放量 [J].
曹广民 ;
李英年 ;
张金霞 ;
赵新全 .
环境科学, 2001, (06) :14-19
[7]   内蒙古锡林河流域大针茅草原土壤呼吸和凋落物分解的CO2排放速率研究 [J].
陈四清 ;
崔骁勇 ;
周广胜 ;
李凌浩 .
植物学报, 1999, (06) :86-91
[8]   Sonic anemometer tilt correction algorithms [J].
Wilczak, JM ;
Oncley, SP ;
Stage, SA .
BOUNDARY-LAYER METEOROLOGY, 2001, 99 (01) :127-150
[9]  
Correction Of Eddy-Covariance Measurements Incorporating Both Advective Effects And Density Fluxes[J] . Kyaw Tha Paw U,Dennis D. Baldocchi,Tilden P. Meyers,Kell B. Wilson.Boundary-Layer Meteorology . 2000 (3)
[10]  
Carbon Dioxide Variation in a Hardwood Forest Stream: An Integrative Measure of Whole Catchment Soil Respiration[J] . Jeremy B. Jones, Jr.,Patrick J. Mulholland.Ecosystems . 199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