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1 条
剩余压力差在超压盆地天然气高效成藏中的意义
被引:26
作者:

柳广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孙明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剩余压力差;
浮力;
常压;
超压;
天然气;
高效成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油气形成过程中的成藏动力可以由剩余压力差和浮力两部分共同表述。常压盆地中,浮力为主要成藏动力;超压盆地中,剩余压力差与浮力的和可以代表石油运移过程中的成藏动力、也可以反映天然气运移过程中的最小成藏动力。不同成藏过程中剩余压力差和浮力在整个成藏动力中的相对贡献表明,无论在垂向运移过程还是侧向运移过程,剩余压力差在天然气藏成藏动力中发挥了主导作用,是天然气藏形成的主要成藏动力。结合我国60余个气藏实例解剖发现,剩余压力差控制了天然气的成藏效率,低剩余压力差部位无法形成中、高效气藏,高剩余压力差是形成高效气藏的必要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203 / 20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克拉2气田成藏过程的物理模拟
[J].
张洪
;
何顺利
;
庞雄奇
;
顾岱鸿
;
姜振学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1)
:23-26

张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

何顺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

庞雄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

顾岱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

姜振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
[2]
库车冲断带巴什基奇克组砂岩自生高岭石成因与油气成藏
[J].
邹华耀
;
郝芳
;
柳广弟
;
隋成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6)
:786-791+799

邹华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庆石油分公司研究院 长庆石油分公司研究院

郝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庆石油分公司研究院 长庆石油分公司研究院

柳广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庆石油分公司研究院 长庆石油分公司研究院

隋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庆石油分公司研究院
[3]
库车坳陷天然气高效成藏过程分析
[J].
赵文智
;
王红军
;
单家增
;
王兆云
;
赵长毅
;
汪泽成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6)
:703-710

赵文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王红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单家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王兆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赵长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汪泽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4]
断层静止期垂向封气性评价标准的物理模拟实验及其应用
[J].
付广
;
吕延防
;
付晓飞
;
孟庆芬
.
天然气工业,
2005, (07)
:20-22+14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孟庆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庆石油学院
[5]
库车山前逆冲带超压流体主排放通道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J].
邹华耀
;
郝芳
;
张伯桥
;
陈斌
.
石油学报,
2005, (02)
:11-14+20

邹华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中国地质大学石油系,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北京,北京,湖北武汉,北京

郝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中国地质大学石油系,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北京,北京,湖北武汉,北京

张伯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中国地质大学石油系,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北京,北京,湖北武汉,北京

陈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中国地质大学石油系,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北京,北京,湖北武汉,北京
[6]
天然气成藏过程有效性的主控因素与评价方法
[J].
柳广弟
;
李剑
;
李景明
;
朱筱敏
;
王震亮
;
王雅星
;
谢增业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1)
:1-6

柳广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北京,河北廊坊,河北廊坊,北京,陕西西安,北京,河北廊坊

李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北京,河北廊坊,河北廊坊,北京,陕西西安,北京,河北廊坊

李景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北京,河北廊坊,河北廊坊,北京,陕西西安,北京,河北廊坊

朱筱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北京,河北廊坊,河北廊坊,北京,陕西西安,北京,河北廊坊

王震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北京,河北廊坊,河北廊坊,北京,陕西西安,北京,河北廊坊

王雅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北京,河北廊坊,河北廊坊,北京,陕西西安,北京,河北廊坊

谢增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北京,河北廊坊,河北廊坊,北京,陕西西安,北京,河北廊坊
[7]
沉积盆地超压体系划分及其与油气运聚关系
[J].
孙冬胜
;
金之钧
;
吕修祥
;
杨明慧
;
周新源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1)
:14-20+38

孙冬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金之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吕修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杨明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周新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8]
川西坳陷油气资源现状及勘探潜力
[J].
杨克明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3, (04)
:322-326+331

杨克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四川成都
[9]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天然气气源对比
[J].
李剑
;
谢增业
;
李志生
;
罗霞
;
胡国艺
;
宫色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5)
:29-32+41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谢增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

李志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

罗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

胡国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

宫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
[10]
川西坳陷上三叠统烃的运移相态研究
[J].
饶丹
.
石油实验地质 ,
1999, (01)
:20-24

饶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新星石油公司实验地质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