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岩—煤储层缝网改造增透抽采瓦斯理论与技术

被引:15
作者
马耕 [1 ]
苏现波 [2 ]
蔺海晓 [2 ]
郭红玉 [2 ]
陶云奇 [1 ]
刘晓 [2 ]
机构
[1] 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 不详
关键词
煤层瓦斯; 顶底板; 围岩抽采层; 缝网改造; 增透机理; 四变压裂; 技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712.6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现行的储层改造工艺仅适用于硬煤,对软煤则无能为力,这是造成我国煤层气产业化难以取得突破的主因这一,探索一种实现各类储层强化增透的普适性技术是当务之急。为此,采用理论分析与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了水力压裂过程中径向引张、周缘引张和剪切裂缝等多级、多类裂缝形成的力学机制,揭示了围岩—煤储层缝网改造的增透机理。结果表明:水平井分段多簇射孔压裂、水力喷射分段压裂、四变压裂以及一些辅助措施是实现缝网改造的有效技术途径,尤其是四变压裂使得煤层气垂直井和丛式井的缝网改造成为现实。结论认为:围岩抽采层缝网改造技术以钻井施工安全、可改造性强、抗应力敏感和速敏能力强、适合于任何煤体结构煤储层为特点,因而具有显著的优势;该技术除了在围岩水敏性极强、富水性强的条件下使用尚有局限外,具有广泛的适应性。煤层气地面开采和煤矿井下抽采成功的工业性试验表明,所构建的围岩—煤储层缝网改造理论和技术体系,将作为一种广普性的增透措施在我国煤层气井地联合抽采领域发挥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6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高速通道压裂技术在国外的研究与应用 [J].
钟森 ;
任山 ;
黄禹忠 ;
林立世 .
中外能源, 2012, 17 (06) :39-42
[2]   通过改变近井地应力场实现页岩储层缝网压裂 [J].
刘立峰 ;
张士诚 .
石油钻采工艺, 2011, 33 (04) :71-74
[3]   考虑裂隙水压力的岩体压剪裂纹扩展规律研究 [J].
邓华锋 ;
李建林 ;
刘杰 ;
朱敏 ;
郭靖 ;
鲁涛 .
岩土力学, 2011, 32(S1) (S1) :297-302
[4]   低透气性煤层群煤与瓦斯共采中的高位环形裂隙体 [J].
袁亮 ;
郭华 ;
沈宝堂 ;
屈庆栋 ;
薛俊华 .
煤炭学报, 2011, 36 (03) :357-365
[5]   美国页岩气体积改造技术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 [J].
吴奇 ;
胥云 ;
刘玉章 ;
丁云宏 ;
王晓泉 ;
王腾飞 .
石油钻采工艺, 2011, 33 (02) :1-7
[6]   煤储层渗透率与地质强度指标的关系研究及意义 [J].
郭红玉 ;
苏现波 ;
夏大平 ;
倪小明 ;
李广生 .
煤炭学报, 2010, 35 (08) :1319-1322
[7]   卸荷条件下裂隙岩体变形破坏及裂纹扩展演化的物理模型试验 [J].
黄达 ;
黄润秋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 29 (03) :502-512
[8]   虚拟储层抽采瓦斯技术探讨 [J].
马耕 ;
巩春生 .
煤矿安全, 2009, 40 (05) :94-95
[9]   新井定向射孔转向压裂裂缝起裂与延伸机理研究 [J].
张广清 ;
陈勉 ;
赵艳波 .
石油学报, 2008, (01) :116-119
[10]   异常高地应力致密砂岩储层压裂技术研究 [J].
陈作 ;
孟祥燕 ;
杜长虹 ;
杨俊年 ;
庄维礼 .
天然气工业, 2005, (12) :92-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