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因素对粮食产量影响的实证分析——以河南省为例

被引:6
作者
张宏乔
机构
[1]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旅游管理学院
关键词
粮食产量; 农业机械化; 河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3 [农业技术改造、农业技术经济]; F326.11 [粮食作物];
学科分类号
120204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选取粮食主产区和农机应用大省河南省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灰色关联方法分析了农业机械化的不同构成要素对主要粮食作物总产、单产的影响。研究表明:(1)农业机械化主要指标和粮食总产、粮食单产之间的灰色关联度都达到了较高水平,农业机械化和粮食产量关系密切;(2)在农业机械化的一级指标中,农业机械作业水平对于粮食产量的重要性较为突出;(3)农业机械化二级指标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不同。其中,实际机耕面积、农用灌溉机械的拥有量、小型拖拉机拥有量等因素对粮食产量的影响较大,农用机械总动力发挥的影响居中,其他指标的重要性程度相对较低;(4)不同粮食作物和农业机械化的关系不同,玉米、小麦和农业机械化的灰色关联度较大,稻谷、红薯、豆类和农业机械化的灰色关联度则相对较小。针对这些结论,文章最后给出了推进河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相关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27 / 132+147 +14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农业机械化对盐池县粮食产量效能的贡献分析 [J].
温建军 .
安徽农业科学, 2016, 44 (27) :209-211
[2]   影响我国气候旱区粮食生产能力的灰色关联分析 [J].
李志红 ;
谢东辉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 (08) :124-129
[3]   农业机械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贡献的量化研究 [J].
周振 ;
马庆超 ;
孔祥智 .
农业技术经济, 2016, (02) :52-62
[4]   贵州省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的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 [J].
李福夺 ;
杨兴洪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39 (01) :151-158
[5]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概况分析 [J].
陈宏宇 .
农民致富之友, 2016, (01) :159-159
[6]   山东省粮食生产波动及主要投入要素效应的实证分析——基于17地市的面板数据 [J].
王珺鑫 ;
杨学成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5, 36 (03) :18-23
[7]   农业机械化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关系实证分析 [J].
王术 ;
刘一明 .
农机化研究, 2015, 37 (04) :1-6+31
[8]   农业机械化程度对吉林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分析 [J].
张明旭 ;
赵海英 .
吉林农业, 2014, (18) :19-19
[9]   河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业机械化灰色关联分析附视频 [J].
刘立平 .
农机化研究, 2014, (07) :39-41+45
[10]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J].
王新利 ;
赵琨 .
农业技术经济, 2014, (06) :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