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黄河三角洲地貌形态反演

被引:9
作者
刘庆生
刘高焕
励惠国
不详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近、现代黄河三角洲; 发育反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31 [地貌学(地形学)];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摘要
1855年黄河改夺大清河河道后于山东利津县东北入海。至今黄河尾闾河道历经10次大的改道变迁,塑造了近、现代黄河三角洲,形成了7个主要的亚三角洲堆积体。该文利用黄河尾闾河道改道资料,近、现代黄河河口流路变迁图,近、现代黄河三角洲体系图以及1985—1986年的水文工程地质钻孔资料,在研究黄河三角洲沉积模式的基础上,对工程地质钻孔数据进行沉积层序分析,将今论古,反推近、现代黄河三角洲沉积地貌,研究结果近似展示了近、现代黄河三角洲二维平面的发育演变和其时其地的地貌形态。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9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1]  
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图集[M]. 测绘出版社 , 刘高焕, 1997
[12]  
黄河干流水沙变化与河床演变[M].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 钱意颖等主编, 1993
[13]  
黄河流域地表物质迁移规律与地貌塑造研究[M]. 地质出版社 , 叶青超主编, 1992
[14]  
黄河三角洲形成和沉积环境[M]. 科学出版社 , 高善明等 著, 1989
[15]   黄河河口演变——Ⅰ.近代历史变迁 [J].
庞家珍 ;
司书亨 .
海洋与湖沼, 1979, (02) :136-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