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4 条
基于高速公路流的区域城市网络空间组织模式——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32
作者:
柯文前
[1
,2
]
陈伟
[3
,4
]
杨青
[5
]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
[2] 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4] 中国科学院大学
[5]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来源: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城市网络;
区域划分;
交通流;
社区发现;
江苏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2.2 [中国区域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3301 ;
摘要:
在"流空间"理论的影响下,强调要素连接性和空间关联性的城市网络成为指示区域空间关系的核心视角,探讨城市网络空间结构将能为区域发展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以江苏省2014年日平均的高速公路流数据为依托,刻画城市网络的宏观格局与层级特征,利用社区发现算法对城市网络进行空间剖分并挖掘潜在的关联结构。研究发现:(1)江苏城市网络宏观格局的空间构造呈现出类似围棋的"金角、银边、草肚皮"的分散性特征,可大致辨别内部发育出多个不同的子网络系统;(2)城市节点和联系轴线具有明显的层级结构,城市等级的重要性与节点本身的社会经济属性、地理区位等具有一定的空间耦合性,轴线层级与地理距离具有明显的空间交互叠加作用;(3)社区发现算法对网络的空间剖分共识别出包括苏锡常社区、宁镇扬泰社区、通盐社区、连云港社区、宿淮社区和徐州社区等6个在空间上相连且边界清晰的"城市社区",具有一体化效应、邻域效应、行政区效应、袭夺效应和置换效应等五个具有典型性的区域效应;(4)依据社区间的空间交互作用,可凝练出双核—多核交叉型、双核—单核交叉型、单核—多核交叉型、单核—单核集中型、双核—多点分岔型、单核—多点分散型和多核—多点分散型等7类空间关联结构。
引用
收藏
页码:1832 / 1847
页数:1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