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7 条
“异性效应”对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康复效果
被引:7
作者:
张长军
[1
]
李冲
[1
]
范茂林
[1
]
王鹏
[2
]
刘康洪
[3
]
机构:
[1] 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精神科
[2] 新乡市红旗医院
[3] 中原油田第医院
来源: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异性效应;
康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9.3 [精神分裂症];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异性效应"对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27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14例(男女混合病区)和对照组113例(男性入住男病区/女性入住女病区),均采用利培酮2~6?/d治疗6~8周。入组前和治疗2、6、8周末均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的评定及长期风险评估。结果①治疗2周末,两组BPRS、PANSS和SDSS评分较入组时均明显减少,而研究组阳性症状、一般病理性症状和SD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②治疗6、8周末,研究组BPRS、PANSS和SDSS总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③出院时两组总有效率研究组为86.8%,对照组为8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Ρ>0.05),但研究组住院天数[(48.28±21.11)d]较对照组[(57.84±28.84)d]显著缩短(P<0.01);④在风险方面,打架、不服从管理、不配合治疗、同性恋、手淫、对异性行为举止轻率等方面,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在性骚扰、亲昵举动等性问题方面研究组的发生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0.001)。结论"异性效应"作用能够较早缓解患者的精神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减少社会功能缺陷。在加强风险管理的力度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男女混合住院治疗的管理模式值得推广。
引用
收藏
页码:363 / 365
页数: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