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06年登革热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10
作者
杨芬
罗会明
何剑峰
梁文佳
机构
[1]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防治研究所
关键词
登革热; 流行病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12.8 [病毒性出血热];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广东省2006年登革热的流行特点和流行因素,为今后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广东省登革热疫情监测报告系统收集广东省2006年登革热的流行资料,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实验室资料来自广东省、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实验室。结果2006年广东省疫情监测报告系统共报告登革热病例1 010例,年发病率为1.10/10万,无死亡病例,其中发生10例以上的暴发疫情共14起。疫情涉及广州、汕头、佛山等7个市。全省从8月下旬至11月上旬共经历3个发病高峰,3个高峰依次降低。病例无明显性别差异,年龄以20~39岁为主(41.5%),职业以家务及待业人员、工人、农民、学生为主。14例输入性病例的输入地来自柬埔寨、越南、印尼、马来西亚等7个国家。实验室检测发现,2006年广东省登革病毒的流行株均为登革Ⅰ型,各1例输入性病例分别分离出登革Ⅰ、Ⅲ型毒株,其与本地检测的流行株无关联。结论广东省2006年登革热流行呈波及面广、输入病例与本地传播并存、散发与多点暴发并存及季节性等特点,尚无明确证据表明广东省已成为地方性登革热流行区。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0+14 +1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广州市2002年登革热爆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J].
周端华 ;
王鸣 ;
邱季春 ;
刘于飞 ;
陈小霜 ;
李泽荣 ;
高阳 ;
何丽娟 ;
严子锵 .
热带医学杂志, 2004, (05) :559-562
[2]   广东省1990~2000年登革热流行病学分析 [J].
罗会明 ;
何剑峰 ;
郑夔 ;
李灵辉 ;
江立敏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2, (06) :18-21
[3]  
登革热防治手册.[M].罗会明主编;卫生部疾病控制司《登革热防治手册》编写组编;.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4]  
登革热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S].广东省卫生防疫站.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