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肥下农田表土有机碳含量变化分析:基于中国农业生态系统长期试验资料

被引:14
作者
王成己 [1 ]
潘根兴 [1 ]
田有国 [2 ]
李恋卿 [1 ]
张旭辉 [1 ]
韩晓君 [1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
[2] 农业部土壤肥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关键词
长期试验; 施肥; 农田土壤; 土壤有机碳; 土壤固碳; 跨地域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62 [];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收集整理1979~2008年中国长期施肥试验文献,提取和整合了这些长期施肥试验中农田表土有机碳的资料.采用有效文献涉及中国大陆23个省区的70个长期试验点(其中旱地42个,水田28个),涵盖16种土壤类型.总样本481个(旱地346个,水田135个).将施肥处理分为6种类型:N:无机氮肥;NP:无机氮磷肥配施;NPK:无机氮磷钾肥配施;O:单施有机肥;OF:有机无机肥配施和其他非平衡施肥(如单施磷或钾,磷钾配施和氮钾配施等).按农田土壤总体和区分旱地与水田两种农业利用类型,分别统计分析一种施肥处理下表土有机碳含量相对于特定试验对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这些长期试验不同施肥处理下农田表土有机碳在时间上成总体上升趋势,旱地和水田表土有机碳年均变化量分别介于?0.14~0.60和?0.12~0.70g·kg?1·a?1之间,年均增量分别为0.13和0.19g/kg.水田增长高于旱地.不同长期试验地点间施肥处理下,农田表土有机碳含量积累趋势相似,而且与单施氮肥和化肥相比,有机施肥和化肥配合平衡施肥普遍较大幅度提高了土壤有机碳积累速率.尽管随着试验持续时间的延长,土壤有机碳增幅存在下降趋势,但良好施肥的固碳效应在旱地土壤中可持续15年以上,在稻田可持续20年以上,且其技术效应的幅度仍然十分明显.因此,良好施肥管理的推广可以作为促进中国农田生产力和土壤长期固碳潜力的重要技术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650 / 65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Combined inorganic/organic fertilization enhances N efficiency and increases rice productivity through organic carbon accumulation in a rice paddy from the Tai Lake region; China.[J].Genxing Pan;Ping Zhou;Zhipeng Li;Pete Smith;Lianqing Li;Duosheng Qiu;Xuhui Zhang;Xiaobo Xu;Shengyuan Shen;Xuemin Chen.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2009, 3
[2]  
An increase in topsoil SOC stock of China's croplands between 1985 and 2006 revealed by soil monitoring.[J].Genxing Pan;Xinwang Xu;Pete Smith;Weinan Pan;Rattan Lal.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2009, 1
[3]   中国农田表土有机碳含量变化特征——基于国家耕地土壤监测数据 [J].
程琨 ;
潘根兴 ;
田有国 ;
李恋卿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9, 28 (12) :2476-2481
[4]   保护性耕作下农田表土有机碳含量变化特征分析——基于中国农业生态系统长期试验资料 [J].
王成己 ;
潘根兴 ;
田有国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9, 28 (12) :2464-2475
[5]   南方典型水稻土长期试验下有机碳积累机制 Ⅴ.碳输入与土壤碳固定 [J].
周萍 ;
潘根兴 ;
李恋卿 ;
张旭辉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9, (12) :4260-4268
[6]   三种南方典型水稻土长期试验下有机碳积累机制研究 Ⅲ.两种水稻土颗粒有机质结构特征的变化 [J].
周萍 ;
Alessandro Piccolo ;
潘根兴 ;
Daniela Smejkalova .
土壤学报, 2009, 46 (03) :398-405
[7]   三种南方典型水稻土长期试验下有机碳积累机制研究Ⅱ.团聚体内有机碳的化学结合机制 [J].
周萍 ;
宋国菡 ;
潘根兴 ;
李恋卿 ;
张旭辉 .
土壤学报, 2009, 46 (02) :263-273
[8]   中国土壤有机碳库及其演变与应对气候变化 [J].
潘根兴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8, (05) :282-289
[9]   农田土壤固碳潜力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 [J].
孙文娟 ;
黄耀 ;
张稳 ;
于永强 .
地球科学进展, 2008, (09) :996-1004
[10]   半湿润偏旱区坡耕地保护耕作土壤碳素转化及增产机理 [J].
张洁 ;
姚宇卿 ;
吕军杰 ;
金轲 ;
王聪慧 ;
王育红 ;
李俊红 ;
丁志强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 (02) :297-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