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农民工权益保护

被引:4
作者
范艳萍
机构
[1] 河海大学
关键词
农民工; 权益保护; 利益相关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52 [劳动合同法];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该文从国家与地方政府、资方(工厂)和农民工三类利益相关者互动的视角,讨论了《劳动合同法》立法与实施的具体过程中农民工权益保护状况及其原因。研究发现,权益保护现状并不乐观,《劳动合同法》的实施过程中政府与资方加强联合,通过制造"去合法化"条件、选择性利用政策等方式,农民工权益被阻隔在法律保护之外;进而,农民工自身产生了畏惧心理,缺乏维权的内在动力与意愿,形成地方政府、资方和农民工三方"共谋"的局面。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伤残农民工“私了”的去权机制分析——以激发权能理论为视角 [J].
周林刚 ;
朱昌华 .
甘肃社会科学, 2009, (01) :20-23
[3]   基层政府间的“共谋现象”——一个政府行为的制度逻辑 [J].
周雪光 .
社会学研究, 2008, (06) :1-21+243
[4]   我国乡镇政权角色和行为的社会学研究综述 [J].
饶静 ;
叶敬忠 .
社会, 2007, (03) :178-188+209
[5]   利益相关者理论综述 [J].
付俊文 ;
赵红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 2006, (02) :16-21
[6]   断裂与弥补——农民工权益保障中的法与政府角色 [J].
江立华 ;
符平 .
社会科学研究, 2005, (06) :119-123
[7]   伤残农民工:无法被赋权的群体 [J].
郑广怀 .
社会学研究, 2005, (03) :99-118+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