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疯病和酸枣丛枝病植原体16S rDNA和tuf基因的序列同源性分析

被引:33
作者
王海妮 [1 ]
吴云锋 [1 ]
安凤秋 [1 ]
顾沛雯 [1 ]
张昭亮 [2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陕西省农业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2] 西安市阎良区农业技术推广站
关键词
枣疯病; 酸枣丛枝病; 植原体; 16S rDNA序列; tuf基因; 序列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6.65 [杂果类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目的】枣疯病是枣树上由植原体引起的一种毁灭性病害,遍布于中国华北、西北、华东、华南等25个省(市)的枣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方法】经PCR扩增,分别对中国陕西的彬县、阎良、武功、佳县、杨凌,河北沧州和山东德州7个枣区的枣疯病样品和杨凌4个酸枣丛枝病样品植原体16SrDNA基因保守序列和延伸因子tuf基因进行克隆和测序。【结果】获得枣疯病和酸枣丛枝病植原体的16SrDNA基因片段均为1239bp,tuf基因均为851bp。通过序列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中国陕西、河北、山东的枣疯病的病原一致,归属于植原体16SrⅤ-B组。由于枣疯病和酸枣丛枝病的植原体16SrDNA有5个碱基的差异,tuf基因的同源性为99.6%,推测为同一个种的不同寄主生物学型。【结论】首次报道了中国枣疯病和酸枣丛枝病植原体16SrDNA和延伸因子tuf基因的序列,确定了枣疯病和酸枣丛枝病植原体的分类地位,为研究枣疯病植原体的致病分子机理、遗传本质提供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200 / 220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小麦蓝矮病植原体延伸因子(EF-Tu)tuf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分析 [J].
安凤秋 ;
吴云锋 ;
孙秀芹 ;
顾沛雯 ;
杨英 .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01) :74-80
[2]   小麦蓝矮病植原体16S rDNA基因片段的比较分析 [J].
顾沛雯 ;
安凤秋 ;
吴云锋 ;
杨栋 ;
罗朝鹏 ;
相建业 ;
杨英 .
植物病理学报, 2005, (05) :403-409
[3]   枣疯病研究进展及防治措施 [J].
潘青华 .
北京农业科学, 2002, (03) :4-8+21
[4]   我国不同地区枣疯病发生动态和主导因子分析 [J].
田国忠 ;
张志善 ;
李志清 ;
申艳普 ;
郭加虎 .
林业科学, 2002, (02) :83-91
[5]  
泡桐丛枝和枣疯病植原体相关基因分析[A]. 史英姿,王海妮,吴云锋,顾沛雯,安凤秋,杨艳,田小曼.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6
[6]  
植原体病理学[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刘仲健等著, 1999
[7]   Phytoplasma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hosts [J].
Christensen, NM ;
Axelsen, KB ;
Nicolaisen, M ;
Schulz, A .
TRENDS IN PLANT SCIENCE, 2005, 10 (11) :526-535
[8]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elongation factor Tu gene of phytoplasmas from Japan [J].
Toru Koui ;
Tomohide Natsuaki ;
Seiichi Okuda .
Journal of General Plant Pathology, 2003, 69 (5) :316-319
[9]   A Leafhopper (Hishimonus sellatus) Transmits Phylogenetically Distant Phytoplasmas: Rhus Yellows and Hovenia Witches' Broom Phytoplasma [J].
Manabu KUSUNOKI ;
Toshiki SHIOMI ;
Motowo KOBAYASHI ;
Torao OKUDAIRA ;
Akihiro OHASHI ;
Teruo NOHIRA .
Journal of General Plant Pathology, 2002, 68 (2) :147-154
[10]  
PHYTOPLASMA: Phytopathogenic Mollicutes1[J] . Ing-Ming Lee,Robert E. Davis,Dawn E. Gundersen-Rindal.Annual Review of Microbiology .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