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不同地区枣疯病发生动态和主导因子分析

被引:33
作者
田国忠
张志善
李志清
申艳普
郭加虎
机构
[1] 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2] 山西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
[3] 河南省濮阳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4] 陕西省清涧县科技局 北京
[5] 太原
[6] 濮阳
[7] 清涧
关键词
枣疯病; 植原体; 传播方式; 抗病性; 潜伏侵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6.65 [杂果类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对我国陕西清涧、佳县 ,河南濮阳 ,山西临县、太原枣品种圃 ,安徽 ,浙江和北京等部分枣树传统分布区的枣疯病进行了典型调查研究。通过不同地区枣疯病发生历史和危害现状的比较分析 ,初步摸清了各地区枣疯病发生的不同特点和为害状况 ;发现根蘖苗繁殖方式仍是目前多数枣产区病园内苗期和幼树发病以及病害从病区传入无病区的主要原因。不同枣树品种对枣疯病的田间抗性存在明显差异 ;局部空气污染以及施肥等枣树管理措施不当会导致枣树的抗病性降低。用DAPI荧光显微镜和PCR技术检测植原体结果显示 ,病园内存在比例不等的无症带菌树 ;由此判断 ,高比例的无症带菌苗的人为传病及不利于枣树生长的环境应力是导致许多地区病害加重和爆发流行的主导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9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陕西清涧县枣疯病发生和危害调查及防治建议 [J].
田国忠 ;
罗飞 ;
张志善 ;
郭加虎 ;
任国宏 ;
高子县 .
陕西林业科技, 2000, (02) :46-51
[2]   北京地区木本植物植原体病害发生及防治对策 [J].
田国忠 .
北京农业科学, 1999, (06) :25-28
[3]   抗病和感病泡桐无性系组培苗对嫁接传染植原体的不同反应 [J].
田国忠 ;
张锡津 ;
罗飞 ;
朱水芳 .
林业科学, 1999, (04) :32-40
[4]   枣疯病的预防和治疗策略研究 [J].
田国忠 .
林业科技通讯, 1998, (02) :11-13
[5]   几种植物类菌原体(MLOs)的分子检测及其遗传相关性比较 [J].
何放亭 ;
武红巾 ;
陈子文 ;
戴群 .
植物病理学报, 1996, (03) :61-65
[6]   泡桐对丛枝病原MLO的抗性研究 [J].
田国忠,熊耀国,汪跃,赵丹宁,李峰,徐刚 .
林业科学研究, 1994, (02) :155-161
[7]   枣树脱除类菌原体(MLO)技术的研究 [J].
田砚亭 ;
王红艳 ;
牛辰 ;
罗晓芳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3, (02) :20-26
[8]   组织化学技术快速检测泡桐丛枝病研究 [J].
金开璇 ;
田国忠 ;
汪跃 .
植物病理学报, 1989, (03) :59-62
[9]   枣疯病的媒介昆虫——凹缘菱纹叶蝉生物学和防治研究 [J].
孙淑梅 ;
张凤舞 ;
田旭东 .
植物保护学报, 1988, (03) :173-177
[10]   枣疯病传病途径的研究 [J].
陈子文 ;
张凤舞 ;
田旭东 ;
张金歧 ;
王祈楷 ;
史春霖 ;
马俊才 .
植物病理学报, 1984, (03) :14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