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东部桐城挂镇地区超高压变质杂岩的变形历史

被引:8
作者
吴维平
徐树桐
江来利
余小俭
石永红
刘贻灿
陈冠宝
苏文
机构
[1] 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安徽合肥
关键词
超高压变质杂岩; 变形; 大别山挂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3 [变质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桐城挂镇地区1∶5万地质填图资料表明,超高压变质杂岩经历了四期变形事件:D1变形为榴辉岩相变形,形成时代约212±33Ma,D2为角闪岩相变形,形成时代为200~180Ma,D3为绿片岩相变形,形成时代为137.8±3.2Ma,D4为脆性变形,形成时代为96~112.6Ma。上述资料为阐明大别山碰撞造山带的演化模式提供了详实的地质依据和年代学证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99 / 20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大别山石马地区超高压变质岩角闪岩相变形的Rb-Sr同位素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江来利
    徐树桐
    刘贻灿
    吴维平
    石永红
    苏文
    [J]. 安徽地质, 2000, (02) : 81 - 86
  • [2] 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的变形历史及折返过程
    江来利
    刘贻灿
    吴维平
    苏文
    [J]. 地质科学, 1999, (04) : 432 - 441
  • [3] 大别山东部榴辉岩带中的变质花岗岩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徐树桐
    吴维平
    苏文
    江来利
    刘贻灿
    [J]. 岩石学报, 1998, (01) : 43 - 60
  • [4] 郯庐断裂带平移时代的同位素年龄证据
    朱光
    徐嘉炜
    孙世群
    [J]. 地质论评, 1995, (05) : 452 - 456
  • [5] 大别山区(安徽部分)的构造格局和演化过程
    徐树桐
    江来利
    刘贻灿
    张勇
    [J]. 地质学报, 1992, (01) : 1 - 1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