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祁漫塔格虎头崖铅锌多金属矿区年代学研究及地质意义

被引:117
作者
丰成友 [1 ,2 ]
王雪萍 [3 ]
舒晓峰 [4 ]
张爱奎 [4 ]
肖晔 [2 ]
刘建楠 [2 ]
马圣钞 [2 ]
李国臣 [2 ]
李大新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2]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3] 青海省核工业地质局
[4] 青海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矽卡岩型多金属矿; 锆石U-Pb测年; Re-Os同位素测年; 同位素; 虎头崖; 祁漫塔格; 东昆仑;
D O I
10.13278/j.cnki.jjuese.2011.06.013
中图分类号
P618.4 [有色金属];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虎头崖铅锌多金属矿是青海祁漫塔格地区较为典型的兼具正接触带矽卡岩亚型和外接触带矽卡岩亚型的接触交代型矿床。笔者对其开展了详细的地质特征解剖和高精度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矿区金属成矿元素组合复杂,矿化主要产于侵入体与围岩接触带、不同时代地层间的断裂带或不整合面及不同岩性界面,自成矿岩体内部向外具有明显的金属矿化与蚀变分带。利用锆石LA-ICP-MS和SHRIMP U-Pb法,获得成矿花岗闪长岩体和二长花岗岩体的成岩年龄分别为(235.4±1.8)Ma(n=24,MSWD=1.7)和(219.2±1.4)Ma(n=11,MSWD=0.83);利用辉钼矿Re-Os法,获得矽卡岩型铜钼多金属矿石和矽卡岩型钼矿石的等时线年龄分别为(225.0±4.0)Ma(n=7,MSWD=0.24)和(230.1±4.7)Ma(n=5,MSWD=0.12),厘定矿区成岩成矿时代为中—晚三叠世。综合青海祁漫塔格地区已有年代学资料和区域地质构造演化特征,认为该区印支期大规模岩浆侵入活动和多金属成矿作用形成于后碰撞构造阶段,为区域东昆仑造山带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构造旋回的产物。
引用
收藏
页码:1806 / 181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中央造山带开合构造.[M].姜春发等著;.地质出版社.2000,
[2]   东昆仑祁漫塔格成矿带矿床类型、时空分布及多金属成矿作用 [J].
丰成友 ;
李东生 ;
吴正寿 ;
李军红 ;
张占玉 ;
张爱奎 ;
舒晓峰 ;
苏生顺 .
西北地质, 2010, 43 (04) :10-17
[3]   东昆仑四角羊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意义 [J].
李洪普 ;
宋忠宝 ;
田向东 ;
芦文全 .
西北地质, 2010, 43 (04) :179-187
[4]   青海卡尔却卡铜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J].
李东生 ;
张占玉 ;
苏生顺 ;
郭世珍 ;
张海兰 ;
奎明娟 .
西北地质, 2010, 43 (04) :239-244
[5]   青海西部祁漫塔格成矿带找矿新进展及其意义 [J].
张爱奎 ;
莫宣学 ;
李云平 ;
吕军 ;
曹永亮 ;
舒晓峰 ;
李华 .
地质通报, 2010, 29 (07) :1062-1074
[6]   青海省茫崖镇乌兰乌珠尔铜矿床地质特征、成因类型及其找矿前景分析 [J].
景向阳 ;
王维 ;
张永胜 ;
宋维刚 ;
石天成 .
矿产与地质, 2010, 24 (03) :222-228
[7]   野马泉矿床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J].
张爱奎 ;
莫宣学 ;
刘光莲 ;
尚小刚 ;
王维 .
矿产与地质, 2010, 24 (02) :97-106
[8]   青海省东昆仑西段尕林格铁多金属矿床特征及成因 [J].
陈世顺 ;
付永侠 ;
保广英 ;
李华 ;
王凤林 ;
文雪峰 .
矿产与地质, 2009, 23 (06) :542-546
[9]   青海祁漫塔格索拉吉尔矽卡岩型铜钼矿床辉钼矿铼-锇同位素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J].
丰成友 ;
李东生 ;
屈文俊 ;
杜安道 ;
王松 ;
苏生顺 ;
江军华 .
岩矿测试, 2009, 28 (03) :223-227
[10]   青海祁漫塔格卡尔却卡铜多金属矿区花岗闪长岩锆石SHRIMP U-Pb测年及其地质意义 [J].
王松 ;
丰成友 ;
李世金 ;
江军华 ;
李东生 ;
苏生顺 .
中国地质, 2009, 36 (01) :74-84